寻访暮秋藏乡里的唐卡画师

赤增绕旦的唐卡启蒙较早,幼时他就经常翻看祖辈留下来的唐卡绘画作品,渐渐地发现自己被这门艺术深深吸引。象藏艺术学校学生纳么措在描一幅唐卡线稿(10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  这是赤增绕旦在作画(受访者供图)。

寻访暮秋藏乡里的唐卡画师

来源: 新华社
2019-10-11 09: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象藏艺术学校的学生在画唐卡(10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

新华社成都10月9日电 题:寻访暮秋藏乡里的唐卡画师

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这一天是寒露,层林尽染。记者驱车前往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山巴乡麻依村,一名唐卡画师花费6年心血在此建成的象藏艺术学校今年7月开学了,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30余名学员将在这里传承唐卡艺术。

他叫赤增绕旦,高高瘦瘦,牙齿洁白,站在自己开办的学校面前,笑容就像高原上的阳光,而一旦进入绘画状态,他又抿紧嘴巴,眼神专注。不时有附近的学生和村民前来看画,不管是谁,他都会进行耐心讲解。

赤增绕旦的唐卡启蒙较早,幼时他就经常翻看祖辈留下来的唐卡绘画作品,渐渐地发现自己被这门艺术深深吸引。2002年,他被四川省藏文学校艺术系录取,此后又去青海、拉萨拜师学艺。2010年,在西藏首届唐卡艺术博览会上他被评为一级唐卡画师。2012年,他开始在家乡筹备一所以唐卡绘画教学为主的艺术学校。

“传承比作品更重要。要让唐卡绘画艺术发扬光大,最终还是要靠更多的人才去传承。”为了筹集办学资金,赤增绕旦几乎把自己全部的积蓄都投在了学校建设上,却仍然不够,他于是接受一些单位和个人的邀请去绘画,但跟对方沟通好,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完成作品,钱得提前支付。

2018年8月,这所拥有教学楼、宿舍、图书馆、多功能教室等设施的艺术学校建成了,招生目标群体为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的青少年、唐卡艺术爱好者,也积极招收孤儿、残疾人士。学校以唐卡绘画教学为主,也教授藏文书法、藏式雕刻、传统藏香制作等。

在许多藏族唐卡艺人世家,至今还遵循着技艺“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18岁的纳么措是目前班上唯一的女学生,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唐卡女画师。记者见到纳么措时,她正静静地描着一幅唐卡线稿,完全没有注意到一旁的记者。

纳么措说,完成她正在画的练习稿还需要大约六七个月的时间,然后就能得到师傅的指导,在下一幅的创作中提升技艺。为此每个学校放假的周日她都会在画室画上一整天,“画画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我不需要休息”。

在绘画室,21岁的南加扎黑正专心致志地练习着白描技法,他上初中时偶然看到一本唐卡绘画书,又看了一部名为《唐卡》的国产电影,从此立志成为一名唐卡画师。从临摹到勾线定型、着色染色,他还有六七年的学业需要完成。他说,毕业后想回到甘肃老家,像师傅一样开一所唐卡学校,把这门技艺教给更多的人。

[2][3]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康锦谦)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