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首发

继2015年立春、2016年立夏和2018年立秋时节,成功首发《二十四节气》“春”“夏”“秋”系列特种邮票后,此次发行《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为“冬”系列,表现冬天的六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韩国光认为,淮南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发行《二十四节气》系列的特种邮票非常有意义,这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首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11-09 08:3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11-09 08: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首发

11月8日,中国农历的立冬节气。当日,《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在安徽淮南发行,至此从立春到大寒二十四节气系列的特种邮票已全部发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根据一年中太阳在天球黄道圆上位置划分出来的,每个节气约15天,是中国人认知天象、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与社会实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介绍,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最早系统地提出“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概念,并做出了准确的描述。

继2015年立春、2016年立夏和2018年立秋时节,成功首发《二十四节气》“春”“夏”“秋”系列特种邮票后,此次发行《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为“冬”系列,表现冬天的六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此次发行的“冬”系列后,也就完成了《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的整套发行,当日面世的特殊版式的小全张《二十四节气》是将“春”“夏”“秋”“冬”四套24枚邮票围成一个圆,既表达了地球是圆的,四季周而复始、气韵流动的理念,同时也传达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圆满、圆融的概念。

小全张《二十四节气》边饰使用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著作中的元素,包含日、月、星斗、算酬、古人描绘的天、地关系图、紫微垣以及古星图等。邮票中心的圆中将太极、地支、黄道度数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展现,进一步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相互联系。

在当日《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原地首发式现场,来自北京的84岁集邮爱好者韩国光介绍,自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集邮,邮集编了几十部,特别喜欢运河、生肖、二十四节气等中华文化类的主题邮票。

韩国光认为,淮南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发行《二十四节气》系列的特种邮票非常有意义,这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记者 吴兰)

(吴兰)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