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把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题: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把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我一直说故宫博物院院长是个高风险的岗位,保护文物必须万无一失,因为‘一失’便是‘万无’。

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把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11-24 20:1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11-24 20: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把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单霁翔现身浙江杭州。 钱晨菲 摄

中新网杭州11月24日电 题: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把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作者 钱晨菲 谢盼盼

“文化遗产得不到呵护的时候,是没有尊严的,是蓬头垢面的。让每一件文物神采奕奕、光彩照人的面对观众是我们的使命。”24日,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现身杭州,开讲“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身穿中式对襟衫、脚踩黑色布鞋,单霁翔一现身,现场便掌声雷动。自今年4月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以来,“退休了”的单霁翔从故宫博物院的“看门人”化身中华文化的“看门人”,奔走于“出宫”宣讲的路上。

2020年,紫禁城即将迎来600岁的“生日”。“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则是单霁翔最大的心愿。上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之初,其花了5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故宫的1200座建筑、9371间古建,凡是门都要推开看一看。

“我第一次到库房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我说谁躺在台阶底下呢?工作人员说那是秦始皇兵马俑,特地出土了一套存在故宫。”单霁翔回忆,那时的故宫冷冰冰的,90%的藏品都沉睡在库房里,观众进了故宫只能被动地往前走,看看皇帝上朝、睡觉、结婚的地方。

此后,近八年的“宫斗”上演了。整治环境、修复古建筑、点亮紫禁城……故宫的宫墙被逐渐“打破”,大量曾经竖着“非开放区、观众止步”牌子的地方,变成了展区、展馆、展场,故宫博物院的花园、城楼和角楼全部开放,开放面积从30%增加到80%以上。

“我一直说故宫博物院院长是个高风险的岗位,保护文物必须万无一失,因为‘一失’便是‘万无’。”单霁翔坦言,其“平安”退休得益于保护理念的变化。

他表示,对故宫博物院最好的保护就是让文物“活起来”。保护文物不是故宫文物工作者的专利,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只有让民众爱上文物,文物才最安全。

为了让游客感受到博物馆应有的温度,古老的故宫博物院主动“放下身段”:不仅将186万件文物一一公布于网上,让民众足不出户也能在手机或电脑上,通过故宫数字博物馆欣赏到故宫的珍贵文物和建筑,还加大了微信、微博的展示力度,通过文创周边、纪录片、动漫创意大奖赛等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扩大故宫文化传承的辐射范围。

“明年故宫就600岁了,我们要开放更多区域、举办更多的展览,依靠VR、5G等新兴技术和数字技术将故宫打造成为亿万级、十亿万级的博物馆,把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单霁翔说。(完)

(钱晨菲 谢盼盼)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