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风雨红棉》北京巡演开启

翻开中国历史篇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由广东歌舞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风雨红棉》,时隔17年再次登上舞台,于2019年12月12日-13日登陆北京二七剧院,与观众共同感受战火的深重与爱情的悲壮。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风雨红棉》北京巡演开启

来源:光明网    2019-11-28 18:23
来源: 光明网
2019-11-28 18: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红棉压缩/1a   E   e I e  c O oI e  c £o  ·c O e oi A T ·O -I  -17.jpg

翻开中国历史篇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工作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追寻初心和使命,在优秀的红色题材舞台作品中展现了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动的教科书。

由广东歌舞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风雨红棉》,入围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演出剧目,时隔17年再次登上舞台,于2019年12月12日-13日登陆北京二七剧院,与观众共同感受战火的深重与爱情的悲壮。

  创新双人舞 演绎岭南韵味

《风雨红棉》立足于革命历史和岭南特色,充分发挥舞剧长于抒情的特点,对红色经典进行了全新的动人演绎。

在舞蹈编排上,创新演绎的舞剧《风雨红棉》既保留了17年前的经典场面,又用现代手法进行极致烘托,以双人舞为主体,以群舞为叙事背景,让舞台形象鲜明而富有感染力。另外,导演文祯亚坦言,“原来的舞蹈语言很质朴,这次我们就在肢体语言上丰满了许多,让其更适合年轻人的审美。顾老还要顾小,希望让观众都满意。”

红棉压缩/1a   E   e I e  c O oI e  c £o  ·c O e oi A T ·O -I  -22.jpg

在舞美设计方面,新版《风雨红棉》将老广州风情与革命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剧中两次出现真实的下雨景象和满天飞舞的红棉花,表现了岭南多雨的气候环境,场景美不胜收的同时也极具震撼力。此外,骑楼、满洲窗、陶陶居茶楼等场景呈现出倾斜、不稳定的形式,有“一推就倒”的视觉冲击力,构成了社会动荡的整体意象,为全剧叙事营造了有力而生动的氛围。

  90后班底集结 重现革命恋曲

红棉压缩/1a   E   e I e  c O oI e  c £o  ·c O e oi A T ·O -I  -26.jpg

大型民族舞剧《风雨红棉》以1927年广州起义为背景,主人公是中共早期革命者周文雍和陈铁军,二人假扮夫妻,在广州建立了党的地下联络机关,筹备和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两人被捕后在狱中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就义前最后时刻,两人决定在刑场上举行婚礼,谱写了“把枪炮当成婚礼的礼炮”的革命主义红色恋曲。

此次复排调整了角色的年龄设定。上一版的周文雍和陈铁军设定在三四十岁,是比较传统、成熟的共产党员形象,这一版立足史实,设定在二十多岁,重排后的《风雨红棉》由两位90后演员金超、王闵瑞担纲主演,用年轻的形象去讲述浪漫的革命爱情故事。同时也能够唤起更多年轻观众的“共鸣”,让更多青年走进剧场了解革命烈士的故事。同时,在舞蹈语言上,增加了一些俏皮的动作,表现年轻革命者的青春面貌。

  精益求精 口碑佳作重回舞台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风雨红棉》首演于2002年,曾在第八届广东省艺术节上一炮打响,引发轰动,得到了专家、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囊括了编导、剧目、作曲、表演、舞台设计、灯光设计等所有项目的一等奖,成为当年在广东极具影响力的一件艺术盛事。2004年,摘取了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实现了广东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然而该剧的魅力才刚刚散发,其艺术生命力正在向更大的舞台、更多的观众延伸。

广东歌舞剧院集中以“复排不是复制”的标准,优势资源,大胆创新、精益求精,全力打造“红色经典”。复排后的《风雨红棉》以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和现代气息浓郁的审美重新演绎革命故事——铺天盖地的红色浪漫、大气磅礴的音乐、极具艺术审美的舞台令不少观众耳目一新。主题曲《惊世之恋》首尾呼应,感人至深。全剧音乐以大片风格、恢弘气势,以及岭南风情的舞美设计,征服了不少观众。《风雨红棉》在广州、佛山的巡演既叫好又叫座,“好看”“震撼”“感动”是观众最多的评价。

红棉压缩/1a   E   e I e  c O oI e  c £o  ·c O e oi A T ·O -I  -18.jpg

  不忘初心 红色精神筑起丰碑

红棉压缩/1a   E   e I e  c O oI e  c £o  ·c O e oi A T ·O -I  -79.jpg

自舞剧启动创作及排练以来,主创和主演人员多次深入广州、佛山等地,挖掘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事迹,力争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带领更多人回顾那段难忘的红色记忆,用深情和细节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

12月12-13日在北京二七剧场上演的大型民族舞剧《风雨红棉》将与这座拥有丰富红色资源、厚重红色文化的城市“相会”,让革命精神深入人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信仰之火熊熊不息。

%201%20340*458.jpg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