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94项主题活动 个性化文化服务

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多家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线上直播等丰富多彩的“云端”活动。根据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北京市文博系统围绕“多元”“包容”两个关键词,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探索博物馆与不同群体的链接方式。

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94项主题活动 个性化文化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5-18 09:38
来源: 人民日报
2020-05-18 09: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4项主题活动 个性化文化服务

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

逛博物馆、看线上展览、体验“云直播”,无处不在的博物馆文化给北京增添了几分魅力。在第四十四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北京确立了“打造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并推出94项主题活动。

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多家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线上直播等丰富多彩的“云端”活动。“直播很有意义,应该多来几场。”5月16日,跟随直播镜头,观众“来到”位于东城区的老舍纪念馆,一个小时的直播有332.1万人收看。5月13日至18日,宋庆龄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等10家名人故居纪念馆接力直播,带领人们“云游”名人故居,体味名人故事。

此外,故宫博物院推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等线上展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等推出线上360度全景展示;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等开展直播活动,观众可享受“一对一”讲解畅游博物馆。

根据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北京市文博系统围绕“多元”“包容”两个关键词,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探索博物馆与不同群体的链接方式。

“文博+我”,展现专属博物馆体验。首都博物馆以“我和博物馆”为主题,公开征集音视频、绘画、摄影等作品在馆内展出,并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专题页面上展示。

“文博+校园”,搭建“行走的课堂”。“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活动邀请知名专家、文博工作者围绕中轴线、三山五园、长城、大运河等专题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为中小学生提供精彩一课。

“文博+徒步”,在行走中领略北京之美。北京市文物局与市徒步运动协会跨界合作,开展“行读北京,讲述你和博物馆的故事”线上征集活动,引导大家在徒步健身中感受身边的博物馆。

不仅如此,北京首次确立了“打造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说:“通过‘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让广大市民和游客随时随地走进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

博物馆之城如何建?北京博物馆学会专门推出3场“对话式”研讨,围绕博物馆日主题阐释、社区博物馆建设与运营、博物馆之城建设谋划等主题进行探讨。“下一步北京需要在梳理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介绍。

记者 施 芳

(施 芳)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