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农村戏也这么受年轻人喜欢”

欧阳黔森说,以多个村寨为描摹对象,正是因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即便是同一个乡镇下辖的村落,也面临截然不同的致贫因素。”  脱贫攻坚是个严肃题材,但《花繁叶茂》定下的主基调是轻喜剧。

“没想到农村戏也这么受年轻人喜欢”

来源: 解放日报
2020-05-19 09: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没想到,农村戏也会这么受90后、00后喜欢。”接通电话后,贵州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的声音传来。由他担任总制片人、编剧的电视剧《花繁叶茂》,5月1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档热播,开播至今,豆瓣评分8.0,B站观众打分9.3。

本剧是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脱贫攻坚题材重点剧目,由中央电视台、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上海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通过以贵州遵义花茂村为代表的枫香镇乡村变化,讲述了新时代干部群众携手精准扶贫奔小康的故事。

镜头描绘遵义的脱贫实践

电视剧《花繁叶茂》改编自欧阳黔森创作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2018年,报告文学发表后,他又将之改成剧本。

“在精准扶贫政策之前,贵州遵义也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场。”欧阳黔森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地就推出扶贫政策,最初只是“输血式扶贫”;后来“科技扶贫”兴起,让当地有了再生的创造力;如今的“精准扶贫”,针对每个村、每家每户的不同条件,建档立卡,确保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花繁叶茂》的故事从遵义县枫香镇的几个村说起,通过地处黔北地区的花茂村、纸坊村和大地方村等几个村寨,从贫困到小康,再到“百姓富、生态美”的蜕变,生动刻画了驻村第一书记欧阳采薇、花茂村村支书唐万财等勇于担当、忠诚奉献的乡镇干部群像。

欧阳黔森说,以多个村寨为描摹对象,正是因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即便是同一个乡镇下辖的村落,也面临截然不同的致贫因素。“只有因地制宜,来一场乡村产业革命,才能助力乡村振兴。”剧名《花繁叶茂》取自花茂村。实际上,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后改名“花茂”,寓意花繁叶茂,寄托了村民们的期盼。“花繁叶茂,这个愿望是从精准扶贫后实现的。”

轻喜剧风格包裹严肃题材

电视剧《花繁叶茂》集结了一个颇具实力的主创班底。导演尚大庆在电影、电视剧、小品等领域都有涉足。他同时也是剧中“何老幺”的饰演者。主演阵容中,包括实力派演员王迅、朱墨、邵峰等。欧阳黔森回忆道,拍摄时,主创团队一有空就凑在一起讨论研究,“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作品敷衍观众,观众也会敷衍你。”

脱贫攻坚是个严肃题材,但《花繁叶茂》定下的主基调是轻喜剧。通过喜剧形式,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涉及的农村“三改”、土地流转、移民搬迁、产业改造升级等棘手问题和因地制宜的理念包裹其中,在鲜活的人物群像中展现政策优势、寓教于乐。豆瓣上,有网友写下短评:“意外地适合年轻观众看,乡村故事写得挺生动,演员演技很有细节。”

欧阳黔森说,自己在创作时并不回避“矛盾”,因为扶贫就是个解决矛盾的过程。在采风过程中,他曾听闻,有扶贫干部一连去了贫困户家99次,“很多硬骨头就是这样啃下来的。”

用欧阳黔森的话来说,枫香镇是“红绿搭配”最好的地方。“红”意味着红色文化,枫香镇苟坝村是苟坝会议所在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绿”则是青山绿水,如今的花茂村,通过统筹推进精准扶贫,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既有高效特色农业,也有迷人的乡村旅游风光。剧里剧外,“精准扶贫”带来的改变正在发生。(记者张熠 钟菡)

(张熠 钟菡)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