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直击上影节:回归的电影 热情的影人

而在当晚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荣誉盛典,也首次实现了五屏跨越融合直播。作为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历来的传统,每位传媒荣誉获得者都将得到来自评委的“荣誉词”与“建言词”。

全景直击上影节:回归的电影 热情的影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0-08-04 07: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哪年不来,今年都一定要来。”七月的最后一天,面对“直击上影节”电影频道融媒体直播镜头,导演李少红连连感叹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挺了不起”。刚与众多青年电影创作者共聚创投单元的她,将上影节破除万难的举办本身,视作对自己和同行的一种鼓励。

作为自二月柏林国际电影节后首个线下举办的国际A类电影节,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电影节的表率,更为影院有序复工后的中国电影界注入信心与力量。从一票难求的展映场,到意犹未尽的小龙虾,近十小时全景直播中的上影节,仍满怀生机。

尽管没有往届热闹的红毯及颁奖环节,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仍以不同方式集聚海内外诸多一线电影人。“直击上影节”电影频道融媒体直播,马不停蹄地记录着曹骏、成泰燊、大鹏、邓恩熙、丁晟、胡玫、李少红、李霄峰、唐季礼、陶虹、陶红、涂们、文牧野、徐帆、徐峥、颜丙燕、俞白眉、张子枫、赵薇、竹内亮(按照姓名拼音排序)等电影人的忙碌参与。

而在当晚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荣誉盛典,也首次实现了五屏跨越融合直播。在全网观众见证下,《春江水暖》《我的喜马拉雅》等国产佳片及万玛才旦、仁青顿珠、张子枫、邓恩熙等电影人,分别收获百余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评委投票选出的传媒荣誉。

重逢:安全的上海,创新的盛宴

重逢,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海报的概念名称。画面正中,身处城市半空的观众,看到了久违的银幕之光。

“不容易。”对于这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重逢,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职教授陈东在直播中感慨不已。一路见证上影节从创立到兴盛全过程的她,深知这是中国电影人的信心之功。“只有讲故事的人自己有信心,看故事的观众才会有信心。”

而上影节的信心,来自全国影院有序复工后的最大关键词:安全。在全国防疫大背景下,上海维持至今的低风险状态,为一切提供着巨大保障。而在细微处,上影节组委会也将一切防疫细则落至实处。

在线下展映单元的主阵地——上海影城,影院工作人员在今年的服务流程中多了一项工序:入场前的测温登记。“我们要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最后一场散场,”一位已在上海影城从事检票工作八年的员工,在接受直播采访时已在测温岗位上站了5个小时,“很累,但看到观众还是很开心。”

依照防疫要求,上影节所有展映场次最高上座率均限制在30%,而这也令影迷们每年一度的“抢票大战”升级为“史上最难”。

幸而,优质的展映策划及片目准备,令每一位走出放映厅的影迷都深深满足。相比往届,3693部来自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数量基本持平,参展影片的首映比例更达70%,为近年之最。

同样出于安全考量,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上海国际影视节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文霞,与组委会小伙伴们在线上线下并举的思路上引入了诸多创新之举。

据她在直播中介绍,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除现身上海的贾樟柯导演外,是枝裕和、河濑直美、阿萨亚斯等参与金爵课堂电影大师班的重量级嘉宾纷纷转战线上,以“云端”连线配合现场嘉宾访谈的形式与上影节观众对话。“每次连线至少测试两次,并提前半小时检测信号,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

而为吸引更多的线下观众,传统的露天放映形式也被广泛引入,浦东新区、静安区等四大区域40余处放映点均收获不俗的观影效果。在国际影视云市场、咪咕线上展映与反黄牛安全购票机制等多重形式的联合推动下,本届上影节几乎将曾经的“危机”完全翻为“转机”。

“我们没有放弃,坚持在筹备,”始终在“给自己一个挑战”的傅文霞,此刻异常坚定,“我想,这对全世界的电影节而言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1 2 3 下一页   >>|

(王目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