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背后,是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

有人说这篇作文文风炫技、辞藻华丽;有人称其辞不配位、引用随意,因此并不认同满分。作文可能是高考试卷上发挥自由度最高的试题,这次的满分作文虽然有些“与众不同”,但我们不妨对这种“不同”多些耐心、多些宽容。

高考满分作文背后,是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

来源:科技日报    2020-08-10 02:42
来源: 科技日报
2020-08-10 02: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高考满分作文背后,是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时评

陈 曦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这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最近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有人说这篇作文文风炫技、辞藻华丽;有人称其辞不配位、引用随意,因此并不认同满分。

批评之外,同样有理解、赞成的声音。有人认为,在高考大批量阅卷的过程中,华丽的辞藻、出位的文风更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行文如此也是一种合理的考试策略;也有人评价,该文章体现出学生思辨能力突出,逻辑衔接缜密,知识储备丰富远超同龄人,从阅卷标准和流程来说,当得起这个满分。

绝大多数高考作文命题中都有一项要求:体裁不限,有一些可能会注明诗歌除外,这种规定正是为了保障考生的自由发挥空间。高考作文,本就允许个性化表达,避免千篇一律。只要学生能够精确掌握命题涵义,技巧运用得当,无论采用哪种表达形式,都是学生的自由。

另一方面,高考是个人才选拔的竞争平台,作文的体裁不限,也印证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向。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改革目标之一,是要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要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作文可能是高考试卷上发挥自由度最高的试题,这次的满分作文虽然有些“与众不同”,但我们不妨对这种“不同”多些耐心、多些宽容。因为这些“不同”所体现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储备、技巧水平,更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才成长中的自由,是这些祖国花朵应有的色彩斑斓。

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教育也是如此,埋下种子,静待各色花开。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