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 浙江实现全省图书通借通还

整合浙江全省文献资源集于一身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2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  浙江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积极优化场馆布局,以打造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公共文化圈为目标,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图书馆。

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 浙江实现全省图书通借通还

来源: 光明日报
2021-02-04 10: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整合浙江全省文献资源集于一身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2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在这个平台上,全省联合目录全面揭示了馆藏文献信息,实现全省文献信息资源一站检索、统一揭示,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文献在全省的分布情况,为文献获取提供线索。

“这个平台可以打破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壁垒,把全省的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形成全省图书馆一张网,文献资源和活动信息一朵云,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说。

为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图书馆延伸覆盖,2020年6月,浙江省启动公共图书馆服务大提升行动,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朝着整合图书馆资源、实现一体化管理的方向迈进,努力解决图书馆布局不合理、基层群众借书难等问题。

通借通还服务是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从读者最基本的借还需求入手,以省、市、县联合服务的形式打破公共图书馆服务边界、提升图书馆基础服务效能。2020年12月底,杭州地区图书馆率先与省馆实现了通借通还,在浙江图书馆借的书可以还到杭州市区的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在杭州市区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借的书也可以直接还到浙江图书馆。目前,浙江在国内率先实现省内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地区之间纸质图书通借通还服务。

“全省通借通还可谓‘一证在手,借遍全省’。”浙江图书馆副馆长胡海荣说,“以往常常有读者拿着其他馆的书想还到浙图,或者希望浙图的书能有更多的还书点。如今通过数据平台时时交互,后台物流定期流转,读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便利的服务也让读者在轻松还书之后,有更多的时间留在图书馆挑选喜爱的图书。”

浙江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积极优化场馆布局,以打造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公共文化圈为目标,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图书馆。2020年以来,浙江省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共建、合作等方式建成200余家“图书馆+”模式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主题图书馆和城市书房。截至目前,全省各类主题图书馆和城市书房的总量超900家,更多的主题图书馆和城市书房让老百姓走出家门不远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服务大提升重点在基层,浙江省正在打造的五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重点解决基层网络不健全、资源不充分的问题。”据胡海荣介绍,2020年浙江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区域联通、网络互通等技术手段,加快推动图书资源向基层和农村下沉。

据统计,目前浙江全省已有34%村级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纳入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中,为读者提供图书借还服务。根据服务大提升行动目标,未来将有更多的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市县的图书馆资源。

以信用为依托,免除读者证和借书押金,是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以联合形式打破区域限制、推进无边界无差别服务的又一重大举措。目前,浙江全省100%的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都推出了信用免证免押注册服务。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以用自己的市民卡、社保卡等免费开通借阅功能等,实现借阅服务无门槛,使图书馆服务更加便利和人性化。此举不仅惠及浙江户籍居民,还有新浙江人和通过互联网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读者。大家都可以注册成为浙江省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享受各类资源服务,实现“阅读服务零距离”。

由浙江图书馆发起的信阅线上“点单式”服务,帮助不少市民朋友达成想看纸质图书的愿望,满足了许多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实现了服务的精准性。而信阅线下服务则是“新书阅读,快人一步”。读者可以直接在门店挑选心仪的新书,完成借阅。2020年,舟山、金华、台州三个地区已开通了线下信阅服务,台州成为全省首个信阅线下服务全覆盖的地区,使读者借阅的平台更多、范围更广、书籍更新。(记者 陆健 严红枫)

(陆健 严红枫)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