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面、夏至羹……这些夏至传统饮食你吃过吗?

由于雨热同季,农田中各种杂草生长很快,尤其在南方地区,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也迅速生长蔓延。当地人认为吃了龙船饭,就能够像龙一样强壮,寄托了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

夏至面、夏至羹……这些夏至传统饮食你吃过吗?

来源:新京报    2021-06-21 13:35
来源: 新京报
2021-06-21 13: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来源标题:夏至面、夏至羹……这些夏至传统饮食你吃过吗?

今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全年最长,此后将渐短变短。古籍《恪遵宪度抄本》对此也有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这一时期的物候有所变化,农作物进入田间管理期。在饮食上,各地也有不同的饮食习俗,例如吃夏至面、豌豆糕等。

农作物进入田间管理期

我国古人将夏至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古人认为,麋与鹿虽属同科,但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半夏生”指的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半夏”开始生长。

夏至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一般都升至22℃以上。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平原等地正处于雨季,这使得农作物有了一个水热共季的有利生长环境。

不过,由于雨热同季,农田中各种杂草生长很快,尤其在南方地区,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也迅速生长蔓延。人们要开始进入田间管理时期,进行除草、杀虫等农业活动。

夏至饮食各具特色

夏至作为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气,民间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庆祝。在饮食上,不少地区有夏至吃面的说法,除了夏至面、各地区还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一起看看你知道哪些?

夏至面 在北京地区,每年一到夏至不少人就吃起生菜、凉面。民间认为,吃这些食物可以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但也不会因为过于寒凉而损害身体健康。山东地区也流行吃夏至面,但通常是吃“过水面”,将煮熟的面在凉水中过一遍再吃,清凉爽口。

麦粥 江苏无锡的人们在夏至这一天习惯于吃麦粥。由于无锡地处南方,较潮湿,夏至时期人们的食欲会下降,当地人认为麦粥健脾养胃,能有效缓解“苦夏”时的食欲不振,从中医来讲,还可祛湿利尿。

馄饨 除了麦粥,不少无锡人在夏至当天还会吃馄饨。当地也有民谚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夏至羹 “夏至羹”指的是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湖南长沙地区有民谚“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意思是人们吃了“夏至羹”,就会变得有力气。

夏至蛋 在湖南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地区,夏至要吃夏至蛋。即在夏至当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民间认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在湘南一带,人们还会在夏至日早晨煮鸡蛋,用红色染料将蛋皮染红,再用网袋装上系在小孩前胸,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吃掉。

豌豆糕 夏至这一天,南京地区有吃豌豆糕的习俗。豌豆糕其实就是豆沙糕,将豌豆磨成粉状,加入白糖、柿子和柿子霜制作而成。因为夏季炎热,人们普遍食欲下降,南京地区的人们就通过吃豌豆糕来开胃。

龙船饭 在广东东莞,夏至要吃龙船饭。这最早是给划龙舟的人吃的,后来成了普遍的夏至食物。龙船饭是用糯米加上腊肉丁、火腿肠丁、虾米等原料做成。当地人认为吃了龙船饭,就能够像龙一样强壮,寄托了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

今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全年最长,此后将渐短变短。古籍《恪遵宪度抄本》对此也有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这一时期的物候有所变化,农作物进入田间管理期。在饮食上,各地也有不同的饮食习俗,例如吃夏至面、豌豆糕等。

农作物进入田间管理期

我国古人将夏至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古人认为,麋与鹿虽属同科,但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半夏生”指的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半夏”开始生长。

夏至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一般都升至22℃以上。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平原等地正处于雨季,这使得农作物有了一个水热共季的有利生长环境。

不过,由于雨热同季,农田中各种杂草生长很快,尤其在南方地区,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也迅速生长蔓延。人们要开始进入田间管理时期,进行除草、杀虫等农业活动。

夏至饮食各具特色

夏至作为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气,民间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庆祝。在饮食上,不少地区有夏至吃面的说法,除了夏至面、各地区还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一起看看你知道哪些?

夏至面 在北京地区,每年一到夏至不少人就吃起生菜、凉面。民间认为,吃这些食物可以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但也不会因为过于寒凉而损害身体健康。山东地区也流行吃夏至面,但通常是吃“过水面”,将煮熟的面在凉水中过一遍再吃,清凉爽口。

麦粥 江苏无锡的人们在夏至这一天习惯于吃麦粥。由于无锡地处南方,较潮湿,夏至时期人们的食欲会下降,当地人认为麦粥健脾养胃,能有效缓解“苦夏”时的食欲不振,从中医来讲,还可祛湿利尿。

馄饨 除了麦粥,不少无锡人在夏至当天还会吃馄饨。当地也有民谚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夏至羹 “夏至羹”指的是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湖南长沙地区有民谚“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意思是人们吃了“夏至羹”,就会变得有力气。

夏至蛋 在湖南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地区,夏至要吃夏至蛋。即在夏至当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民间认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在湘南一带,人们还会在夏至日早晨煮鸡蛋,用红色染料将蛋皮染红,再用网袋装上系在小孩前胸,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吃掉。

豌豆糕 夏至这一天,南京地区有吃豌豆糕的习俗。豌豆糕其实就是豆沙糕,将豌豆磨成粉状,加入白糖、柿子和柿子霜制作而成。因为夏季炎热,人们普遍食欲下降,南京地区的人们就通过吃豌豆糕来开胃。

龙船饭 在广东东莞,夏至要吃龙船饭。这最早是给划龙舟的人吃的,后来成了普遍的夏至食物。龙船饭是用糯米加上腊肉丁、火腿肠丁、虾米等原料做成。当地人认为吃了龙船饭,就能够像龙一样强壮,寄托了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

(刘欢)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