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拍可增可减得当与否决定观众认可度

虎年首部进口大片《尼罗河上的惨案》(以下简称《尼罗河》),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说第三次被翻拍成影视剧。公允地说,新版《尼罗河》并不差,只是在什么该加、什么该减上做得不太到位,于是招来诸多诟病。

经典重拍可增可减得当与否决定观众认可度

来源: 解放日报
2022-03-07 09: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虎年首部进口大片《尼罗河上的惨案》(以下简称《尼罗河》),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说第三次被翻拍成影视剧。想在基本忠于原著的基础上重拍经典,可操作的改动只能是局部的小加小减。而加减得当与否,决定了重拍能否被观众认可。公允地说,新版《尼罗河》并不差,只是在什么该加、什么该减上做得不太到位,于是招来诸多诟病。

1978年,小说《尼罗河》首次被搬上大银幕,演员阵容十分强大。这部译制片成为几代中国人心中的经典。2004年,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拍摄了电视系列剧《大侦探波洛》第九季第三集《尼罗河》。和前两个版本的《尼罗河》对比,新版延续了九位主要配角和四大主角(大侦探波洛、三角恋两女一男)的配置,角色数量不变,但内部进行了诸多加减。

先来看九位主要配角。首先,白人作家母女替换为黑人女歌手姑侄女,虽同属于文艺界人士,但灵魂歌手姑姑没有了女作家令人讨厌的性格和做派,不仅德艺双馨,甚至和大侦探波洛还有感情戏;可是这个角色得承担看到凶手然后被杀的功能啊,于是,自然有别人替她遭了殃。其次,必须有的护士角色被安排在一对伪装成贵妇和女仆的情侣身上。

最后一项加减,是将1978版的偷窃癖贵妇、2004版的恋母癖儿子,组合改编为画家的儿子这个角色,且角色的重要性大幅度提高,他不仅是必须有的那个偷项链的人,还取代了前两部空降的局外人调查助理,身兼调查助理、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三项功能。这个角色的设置我认为是成功的,不仅在原有剧情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几乎把波洛逼疯的悬疑,而且更好地交代了波洛为什么出现在这趟旅途中——他不是来度假的,而是受画家母亲所托来调查儿子意中人的底细。

配角的加减似乎并不能构成新版被诟病的理由,甚至由于改编了偷项链者角色的功能,让谋杀案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悬疑性相对老版有过之无不及——这不正是观众想看的剪不断理还乱吗?那么,继续看看四大主角身上有无失当的加减项。

先来对比考察一下三个版本《尼罗河》的开头、结尾,大约能有点眉目。1978版的开头是富豪女主的车驶过小镇,引来各路劳动者的驻足观看,工人间的对白流露出仇富心态,结尾时波洛则引用了一句莫里哀的名言“女人的最大心愿是叫人爱她”;相应地,剧情紧扣金钱与情爱而展开。2004版的开头、结尾,则以小屋中谋杀策划人女主和花瓶男主的你侬我侬为前后呼应,渲染了情爱在这桩谋杀案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新版的开头让人深感意外,描写了一战的一场战役,为的是交代波洛成为侦探的背景,顺便也交代了他一直单身的原因,要说前者和剧情还有点关系,那前女友和谋杀案又有什么关系呢?影片顺着这样的思路进展下去,果然波洛在新版中从一个旁观解谜者变成了同样深陷案情中的人,不仅情感丰富,情绪变化也很多样——精明理性的波洛,被塑造成一个对爱人浪漫痴心、对朋友情深义重的大侦探。影片结尾也不出所料,安排了波洛破碎的心由于女歌手的出现而“复苏”。可是,这和谋杀案又有什么关系呢?过度强化波洛的主角地位是画蛇添足。波洛最吸引人的不是他的情史,不是他也有情绪、情感,而是他破案时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智慧,别人有血有肉也许能增添观众对他的些许好感,波洛情感一泛滥反而让他没那么有魅力了。如果想看情感泛滥,为何不上泰坦尼克号而要上卡纳克号呢?对于推理片而言,侦探这个角色可以深度参与到剧情中,但本质上依然是旁观者设定,观众也是跟随侦探的视角去进入故事的,想要获得的是抽丝剥茧找到真相的乐趣。横生枝节的“波洛小传”,实在乏善可陈,还削弱了观众观看推理片的乐趣。所以,主创在波洛身上做的加法是一大败笔。

和波洛身上的“加”形成对比的是被害人富豪女主身上的“减”。《尼罗河》最吸引人的看点有三:埃及风光的独特神秘、谋杀案情的扑朔迷离、人物设定的精彩深刻。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随着出境游的普及以“看图替代在场”新心理满足机制的出现,埃及风光已经没有1978年显得那么神秘了;推理类剧情通过电影、话剧、小说甚至剧本杀等载体深入人心,《尼罗河》的谋杀案情也不似当年上海电影译制厂首次引进阿加莎电影时,会让人觉得那么扑朔迷离了;只有人物设定这一项依然有可能保持和原来一样的精彩深刻,而三角恋主角的人物设定是《尼罗河》最出彩的部分。

想当年,广大读者大约没能料到横刀夺爱可以发生在女人之间,男人可以是花瓶,女人可以操控全局。《尼罗河》中的两位女主角杰奎琳和林内特都是很精彩的人物。三个版本的杰奎琳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她的有谋有勇、敢作敢为以及在爱情面前的歇斯底里,都被三位不同时期的演员诠释得入木三分。然而,较前两版,新版林内特则“弱”了很多,精明能干被弱化了,相对被强化的是美丽、脆弱,甚至包容等所谓女性特质,大女主的气场不再。林内特并不是一个弱者,而是和杰奎琳不分上下的刚烈女子,这样的强强交手才是故事的张力所在。减掉的性格特征,让林内特这个人物也不那么有魅力了,和加了内容的波洛如出一辙。

推理片提供一种刚需般的舒爽,这种舒爽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经常做到:把一团乱麻梳理得一清二楚。果然,看完新版《尼罗河》,虽然人物刻画有些不合我意,舒爽之感还是很强烈的。阿加莎还是阿加莎,永远不会让人失望而归。赵琦

原标题:经典重拍可增可减得当与否决定观众认可度

(王目雨)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