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的雷与红(图)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2010-09-17 08:02:25

《红楼梦》中梦 红楼VS红雷

一说:是“青楼”非“红楼” 一说:是特点非雷点

新版《红楼梦》的雷与红(图)

《红楼梦》剧照

新版《红楼梦》的雷与红(图)

《红楼梦》剧照

叶锦添的铜钱头最先曝光时,旋即遭到网友们劈头盖脸的反对,及至电视剧播出,“红楼”更是雷声四起:看化妆不像红楼像青楼,听配乐像看鬼片,听旁白像看《动物世界》或者电视散文,看氛围像《聊斋》……几乎一面倒的负面声音生生将“红楼梦”说成了“红雷梦”。难道创作了诸如《橘子红了》《大明宫词》等经典作品的李少红在“红楼”面前“失常”了吗?

任晓辉:大家最不喜欢的音乐和妆束,只是这部剧的特点而已,不能作为否定这部剧的理由,因为这部剧把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表演还算纯真。不能简单地说这版是倒退还是进步,李少红要完整地表现故事,总要运用一些手段。文字的内涵是最深厚的,换任何形式,都可能是表象的,它确实不好拍。

这个剧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不都是负面的,它对《红楼梦》传播和流传更有好处。新版里运用了昆曲元素,小说也写到了戏曲,曹家是有很好的戏曲传统,李少红表现的戏曲元素是符合故事背景的。比如诡异的声音,听起来有点怪,李少红肯定想表现出她的特点,如果这版拍得比较平铺,音乐也用类似87版音乐,等于没拍。

比如额妆,我也不喜欢,但额妆毕竟也是一种妆束,按导演讲,额妆是贵族大家族里才能出现的,这种展示方法是不是能体现富贵?体现富贵了之后大家能不能接受?这都是导演的美学诉求和大众的欣赏习惯的碰撞,碰撞过程中,一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李希凡: 87版条件有限,荣宁府的豪华、奢侈表现不出来,李少红版全部表现出来了,因为她有资金支持。画面上,大观园的景色非常美,连吃饭的场面都表现得很真实,那是贵族才有的生活。但我不明白,为什么非得把妇女头上弄鬓角,它掩饰了美。还有旁白,不一定要那么多,而且是曹雪芹的原文,念得很快,人家一听而过,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但也有优点,对观众了解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有提示作用。

陈飞:李少红把青春荷尔蒙的东西拍出来了,你能感觉到情感的波动,而且她配上了音乐,音乐用法国的情绪音乐,比如闹学堂,配的是暴走族的音乐,表现孩童玩耍时的躁动。有些音乐可以激发你对情感、性的联想。还有昆曲,可能触动了大众审美原有的既定规范。

《红楼梦》要求的色调是一种古画作旧的感觉,有点灰有点黄,它不可能拍得像《天使艾米莉》一样魔幻,或者像《西游记》那样神话,它讲的是一个大家族的悲剧命运,需要画面质感,不可能四白透亮。至于诡异的东西,比如托梦,我能理解有些人希望不要表现得那么直白,什么各种纱缦飘啊,可能有些人看了是有点可怕。

《红楼梦》改编:请福尔摩斯支招

新版《红楼梦》的雷与红(图)

《红楼梦》剧照

如果……如果林黛玉刚拜别了在外炒房和炒煤矿的温州老爹,暂居外婆家这个上流社会,每天思考三件事:郁金香开没开,breaklunch穿什么,宝玉和谁多说了一句话;如果贾宝玉是个平行世界和现实世界分不清的小宅男,人生追求就是把家里的表姐妹和美貌女仆凑一起玩养成游戏;如果史湘云是个隐藏很深的Gossip Girl,每次来贾府都要在twitter上更新大观园的新流言……

如果……你会管这叫什么?践踏祖国伟大文化遗产?三观不正?三俗发作?在英国,BBC就管这叫Sherlock,福尔摩斯,非常堂堂正正,一点儿不觉得自己亏心。大侦探从维多利亚时期一步踩进了2010:西装背头换成了蓬松卷发;打电报换成了群发短信;报纸上登寻人启事到自己开网站答疑;征集街头流浪儿打下手到收买街边卖报流浪汉当线人;除了肉眼鉴定,他有时也需要通过手机上网查询天文地理辅助自己的判断。他连支票簿都不用华生代管了,手一挥“刷我的VISA卡”!同样是80年代的经典版改编(《福尔摩斯》1984,《红楼梦》1987),同样是2010的新版改编,英国人民以730万的终极收视表达了他们对穿越以后的福尔摩斯先生的爱,而我国人民则把“不像红楼胜似青楼,若当鬼片胜过聊斋”的品鉴,赠给了李少红执导的,请教了十几位红学专家,有一套服装、礼仪、昆曲专家班底教学的2010版《红楼梦》。

这人和人、剧和剧,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还是请世界上唯一的咨询侦探福尔摩斯先生来给个答案吧。

改编原罪一 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忠实原著不在点儿上

新版《红楼梦》的雷与红(图)

《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2010】咨询:细节照着原著描红,主线上却时常跑调怎么办?

此版一直以“忠实原著”自我标榜,毫不克制的旁白就是一大证据。可以画面和台词传达的信息,非要照书读一遍,比如刘姥姥进探春屋,镜头扫到书架,旁白大叔跟“看他屋中全是书”,拿起砚台,旁白大叔再跟“桌上都是砚台”……而贾珍与戴内相为贾蓉捐官一事,本可以用念白闲话几句交代的,却用几分钟实拍出来。

但要真说它忠实于原著吧,好些关系全书走向、各人结局,同时揭示社会风气和人性好恶的重要关节却又缺了席。秦可卿逝前入凤姐梦,交代她及早为贾府筹划后路一节,本为在极富贵时预言贾府下场,没了。凤姐弄权铁槛寺,直接导致她自己和贾府的悲剧命运的罪名,更连个露面机会都没得着。

【福尔摩斯@2010】支招:故事主线现代化,细节暗自呼应原著。

第一集化自原著第一个故事《血字的研究》,凶手逼迫被害人服毒这一条线是一致的,只是他的职业从马车夫化成了出租车司机。第二集,福尔摩斯对华生手机的推理,则来自《四签名》中对他哥哥的怀表的推理,不过这次给手机的变成了姐姐。时代变、职业变、道具变,但原著所推崇的推理精髓不会变。

改编原罪二 穿上龙袍也未必是太子

新版《红楼梦》的雷与红(图)

《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2010】咨询:人人都恨宝黛钗,怎么办?

2010版的《红楼梦》被诟病最多的乃是选角,比如黛肥钗瘦,比如动不动笑得全身发颤的王熙凤,比如“宽面”式的秦钟,从主角到咖喱鸡,都和原著读者心目中既有的形象不符。有人说,新版黛玉和宝玉在床上的嬉戏,春意太盛,浑不是个大家小姐的做派。还有人说,尖嘴猴腮的贾老太太还比不得上门打秋风的刘姥姥富态。

结果是花也葬了,男男暧昧也搞了,云雨情也试了,主角把重要关卡都打穿了,结局还是三个大字:“你不像”。

【福尔摩斯@2010】支招:外貌像不如个性像,个性像不如坏脾气像。

2010版的《福尔摩斯》,外貌完全不是原作重点强调的“鹰钩鼻”,也没了大烟斗、高礼帽和燕尾服这些形象标配,但以自我为中心的刻薄言辞、除了案件对世间名利情感一概冷漠的作风、对华生表面上的指使暗地里的依赖——谁能否认这就是坏脾气神探福尔摩斯?

关于名作改编的人物,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拍的未必是作者写的,读者看到的未必是记得的。所以与其拘泥于外貌相似,不如着力于神态、做派相似,当然,最好是把人物的缺陷提炼和强化。大众对于好人好事的记忆力,通常比不过对那些怪咖来得深。

改编原罪三 怎么改都是错,到底谁累?

新版《红楼梦》的雷与红(图)

《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2010】咨询:怎么改都是错,怎么办?

“贾母缺乏高贵气,林黛玉缺少仙气,贾宝玉缺少灵气……” 中国红学会副会长胡文彬看2010新红楼这么不顺眼?错,这话当年批的是87版《红楼梦》。

据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说:被人翻译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你相信译者,而他二话不说就杀了你;第二,你不信任他,但他照样杀了你;第三,你挺起英雄气概,拍拍胸膛说,杀我吧杀我吧杀我吧!而他一言不发就杀了你。

其实这话套在《红楼梦》改编身上,也是成立的:怎么改,都是叛徒。因为在中国,《红楼梦》从来不是一部单纯的小说,它曾是“中国文学中使用最频繁、地位最显赫的政治道具”,围绕这部奇书,拍戏、看戏的,仍有自觉不自觉的站队意识。

纵使曹雪芹老师复生,恐怕都未必敢承认这本崇高性不容侵犯的小说是自己写的——怕负不起责啊。你想,他连写都没写完呢。

【福尔摩斯@2010】支招:改吧改吧,胡编乱造看多了,他们就想开了。

在对福尔摩斯的演绎中,绝不乏罗伯特·唐尼这种又矮又敦实、会咏春拳、死皮赖脸纠缠华生的变异品种。但英国人仍乐呵呵看戏,无他,福尔摩斯都有70多位了,什么品种没见过。连改编莎士比亚都有裸体版、有牛仔裤版,早就看开了。“各自需寻各自门”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爱看哪版拣哪版。

其实在香港电影中,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是个传统,评论和观众的心态也比较轻松。比如徐克把《笑傲江湖》拍成了东方不败和令狐冲的恋情,只有金庸搞得很不高兴。至于《红楼春上春》这种毫不靠谱的三级片改编,也算个邪典,也没听说哪位读者观众因此道德沦丧,人心不古。21世纪的《红楼梦》面临的批评和争议,某种意义上也是当代人对于自己的焦虑和紧张的发泄——一部电视剧,能坏什么事呢?反过来说,一部电视剧拍得再好,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新《红楼梦》如果有错,最大的错也在于,它太把自己当回事,丧失了和经典对话和游戏的玩乐性。你非要这么严肃,自然大家也只好严肃地评价你了,可不兴哭啊。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编辑:袁贺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