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远炮轰《倩女》被翻拍:有本事自己想创意

来源:羊城晚报
2011-05-03 08:06:09

吴思远炮轰《倩女》被翻拍:有本事自己想创意

吴思远

经过修复的87版《倩女幽魂》(旧版新版)已于4月30日上映,这也是这部经典之作首次进入内地大银幕。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投资人吴思远并不讳言想和新版打擂台:“我就是想让观众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也奉劝那些新导演别总想着拿以前的片子来翻拍。”

【修复老版看看啥叫经典】

现在一些新的导演和制作人没有新的创作力,一天到晚拿以前的片子来翻拍,或者几家公司抢一个品牌。那我就想找一些经典片子修复给你们看看,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经典。

羊城晚报:什么时候想到让老版《倩女幽魂》重上大银幕的?外界有舆论认为你要跟新版打擂台,或者借新版的东风?

吴思远:我早有这个想法,我总感觉现在一些新的导演和制作人没有新的创作力,一天到晚拿以前的片子来翻拍,或者几家公司抢一个品牌,这些都是不需要的。我就想找一些经典片子修复给你们看看,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经典。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以前在内地从来没有上映过。把《倩女幽魂》作为经典重现的第一炮,希望能打响,以后可能会陆续推出《新龙门客栈》、《青蛇》和《宋家庄姐妹》等经典老电影。

羊城晚报:所谓的修复具体需要做什么?

吴思远:声音全部重新做过,还需要考虑是否能通过审查,最后是以引进片的形式进入的。

羊城晚报:新版《倩女幽魂》的导演叶伟信曾说,考虑到涉及鬼的题材不便通过审查,所以把“小倩”的身份从鬼变成了妖,你没有这个顾虑吗?

吴思远:我搞不清楚妖和鬼有什么分别。妖怪和鬼不是一样的么?最主要不是妖和鬼的区别,而是不宣扬迷信、暴力或者不好的东西,是通过中国传统神话讲一些人生道理或者真善美的东西,我觉得电影局不会死板。像当时的《岁月神偷》,一开始片名也无法通过,因为这个“神”字。后来我去解释,就通过了,说明这个是可以协调的。

羊城晚报:是否介意拿新版《倩女幽魂》和你出品的《倩女幽魂》进行比较?

吴思远:我觉得翻拍不好,有本事自己去想创意,题材其实很广泛。因为经典摆在前面,大家会先入为主,翻拍是很吃亏的。

羊城晚报:但在你之前,李翰祥也拍过《倩女幽魂》。

吴思远:我们这部《倩女幽魂》用了李翰祥那版的名字,但创意很新。我们现在回顾经典,是希望刺激当代创作人更加努力。两部同样题材的电影同时上映,也是一种机缘,好坏让大家评论。他们为了尽量摆脱旧版的影子,把原来的二人世界改成了三角恋。原本的爱情故事很浓烈,如今硬给拆成了两男一女,剧本张力就被削弱了,但如果坚持一对一的爱情,又怕被观众骂没创意、照抄,他们也挺不容易的。

【那是张国荣最好的时候】

后来他做了顶级大明星的时候,有点高处不胜寒了……一个人到了那种高度,没有什么奋斗目标的时候,就会觉得空虚。

羊城晚报:张国荣塑造的宁采臣可谓是他电影生涯中的经典角色之一。

吴思远:那是他从青涩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恰到好处。演技再老练点就不好看,再青涩点就太木讷了,他刚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当时的王祖贤也是,进入香港没多久,大家感觉很清纯。即使演鬼,观众还是很喜欢她。她身材高挑,看上去很飘逸,造型给她增色不少。张国荣的形象也很讨人喜欢,有一点点傻乎乎的样子,让观众特别喜欢他。

羊城晚报:听说这部电影里有场张国荣和王祖贤的床戏,拍得挺性感,可惜后来被剪掉了?

吴思远:当时要求两人上身赤裸,给他们盖了条被子。有一次拍完一条之后,张国荣跑过来很认真地问导演程小东:“导演,要不要把裤子也脱了?会不会穿帮啊?”程小东看着他身上仅有的一条内裤说:“不用了,到时候剪出来,书架可以把身体挡住。”这场戏拍了3天3夜,不过在做后期时还是把它剪掉了,现在当年的胶片也找不到了,很可惜。

羊城晚报:当时张国荣的个性和宁采臣这个人物是否有几分契合?

吴思远:应该说和戏里的人物很接近,很单纯、很善良。后期他做了顶级大明星的时候,有点高处不胜寒了。朋友也少了,后来也没拍几部电影,想当导演也没有当成,影响了他的性格。一个人到了那种高度,没有什么奋斗目标的时候,就会觉得空虚。

【拍电影不能像搞房地产】

一些煤老板赚钱了,就想捧他们喜欢的明星,拍出一堆垃圾片。现在的确有泡沫化的趋势。

羊城晚报:你做过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对今年金像奖的颁奖结果怎么看?比如在内地票房不佳的《打擂台》获得最佳影片奖。

吴思远:金像奖是大家投票,不像某些电影节就看几个评委的意见。投票的人觉得香港电影很艰难,而《打擂台》才是真正表现香港人在艰难环境中依然积极向上的情怀的电影。当年陈果的《香港制造》也有类似的感觉。没有人质疑金像奖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不像内地要讨好方方面面搞什么双黄蛋。

羊城晚报:近两年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但有不少合拍片却让观众失望,口碑有所下降。

吴思远:合拍片也有口碑很好的和很卖座的,这个不是香港电影人单方面的问题,是中国电影的问题,现在都是抢演员,抢档期。大明星供不应求,这要归咎于我们的电影观众还停留在看明星的阶段,连大导演都不敢不用明星。很多预算都用来请明星,其他方面自然差了。

羊城晚报:明星薪酬最高的时候能达到电影总体预算多少?

吴思远:百分之七十。事实上,百分之三十才是比较合理的,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五十是个极限,否则后期制作、剧本、宣传费用都会被挤占。好莱坞虽然明星片酬高,但它一定遵循这个比例,后期制作不会马虎。好莱坞用大明星基本是一男一女,不像我们是堆砌,觉得一男一女都不保险。用了一堆大明星,片子就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怎么分配?谁都要照顾到,情绪自然不集中,节奏也会出问题。

羊城晚报:规范的形成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吧。

吴思远:政府要提倡,行业要团结起来去做。现在大家只专注怎么赚钱,去年票房增加多少,也不考虑电影的品质。电影出品了500多部,上映的就200部,其他的到哪儿去了?这个就是资源的浪费。内地很多电影投资商就像炒房地产一样,一窝蜂,学别人搞电影,不专业的也搞。像一些煤老板赚钱了,就想捧他们喜欢的明星,拍出一堆垃圾片。现在的确有泡沫化的趋势。

来源:羊城晚报 实习编辑:田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