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最安全
“整个行业创作者把握不住风向的脉,现在只能往抗战剧里躲。”
范景涛做武行10年了,如今真切地体会到这份工作是“刀口上舔血”。如今他在横店的工资每天200元,一天平均却要死20次:包括被弓箭射中原地转圈死;被手枪射中摔出2米死;被狙击枪射中或大炮炸飞死……
为了死得更惨烈一些,最多时他身上有二十多个炸点。血袋是避孕套做的,血浆溅满全身的同时,他的脸上嘴里都是避孕套的碎片。最危险的一次,剧组甚至让他直接站在炸点上。
由于男演员奇缺,范景涛每天都要频繁地串角,通过剪辑,他常常看见穿着八路军服的范景涛,炸死对面阵地里穿着日本军服的范景涛。
横店本是浙江金华一个交通闭塞的小镇,1996年因拍摄了《鸦片战争》而闻名。随后17年间,随着一大批拍摄基地的兴建,这里一跃成为号称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城。
横店曾经是古装剧的“梦工厂”,全国三分之一的古装剧都诞生于此。但随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期间《亮剑》等抗日剧的成功,投资抗战剧成了一盘稳妥而赚钱的生意。
横店抓住机遇实现了转型,随着广州街、香港街等一批民国场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资方和剧组青睐于此。这里提供了重构“历史”的一切可能:洋行、酒馆、钱庄、客栈、村子、军营。无论飞檐走壁、街头巷战还是三光扫荡,都有施展之地。
事实上,横店不仅提供充足的道具和逼真的场景,还紧紧抓住了这一浪潮。2008年,横店集团成立浙江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并接连投资拍摄了《窑火》、《箭在弦上》、《狼烟遍地》等抗日剧。
在横店成为“抗日根据地”之前,中国电视剧题材曾“转战”过多个战场。在2002年到2003年间,引领收视奇迹的是《黑洞》、《大雪无痕》,到2004年《重案六组》暴红,涉案剧成为最当红的类型片。影视制作单位那时纷纷瞄准这个投资靶心。但转折点恰在高峰到来,2004年《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下发,同年涉案剧不再允许在黄金时段播出。
当下的案子不好破了,“帝王将相”借尸还魂。从2005年开始,古装剧火爆荧屏。在《大宋提刑官》里,演员何冰换上青衣小帽,扮演了一个来自一千年前的“世界法医学之父”,干的还是破案的事儿。
古人破案的速度在狂飙一年后终于慢了下来。2006年,古装剧被限制播出,按照规定,在每年播出总量中,古装戏只能占10%,各地方卫视每晚黄金档只能播出两集古装戏。当年内地古装戏开拍量应声降到9部。
那一年,全国电视观众开始跟着一个叫“安在天”的我党情报人员破译敌特的密码。《暗算》在古装剧之后引领了谍战剧风潮。“保密防谍”的高潮随着孙红雷和姚晨在2008年年末联袂打入“军统”而到来。谍战剧、反特剧纷纷上马,黄金时段打开电视机,几乎每个地方卫视都有情报人员在斗智斗勇。
2009年,谍战剧、反特剧及情感剧被批评“格调不高”、“价值混乱”,终于由高调转入“潜伏”。
眼见着几年下来整个行业转战各条战线,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江回忆,自此每投拍一部剧,他都会找相关行业部门的领导仔细咨询政策。最终得到的结论是:抗日剧最安全。
编剧和导演们想到了四年前《亮剑》的火爆,于是重回抗日前线。《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在2009年应运而生。投资者们也认准了这个战场,2007年之后,随着房地产不景气、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大量资本进入电视剧制作行业,但圈外老板不了解这个行业,谍战火就拍谍战,抗战火就上前线,每部戏再砸上一两个明星,百万抗日大军就这样拉出来了。
以“弓箭对抗鬼子机枪”为卖点的《箭在弦上》,其编剧、制片九年原先只写《宝莲灯》、《魔幻手机》等魔幻剧;在《向着炮火前进》中顶着满头发胶耍帅的吴奇隆是拍偶像剧成名的,导演林建中则是来自台湾、以拍武侠剧起家。
“整个行业创作者把握不住风向的脉,现在只能往抗战剧里躲。”编剧九年解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