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阿里文学作者最后的卫道者:写网文自己更过瘾

来源:今日头条
2017-09-19 10:53:51

专访阿里文学作者最后的卫道者:写网文自己更过瘾

“战狼”不是网文IP改编的电影,却是最彻底的贯彻了网文精神。

首先,它有网文的“快节奏”。故事简单明朗,剧情快速推进,高潮迭起没有丝毫拖泥带水,酣畅淋漓犹如我们在被窝一看到天明的网文。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战狼”有网文般的情绪带动力。比如吴京一直挨打,最后反杀了,压抑的情绪就得到了释放。而《战狼2》的票房奇迹,何尝不包含着中国主流观影群体的这种“反杀”情绪。

当编剧还是写网文,这是个问题

和硬糖君采访过的不少网文作家一样,最后的卫道者也是因为追别人的小说不过瘾,“既烂且慢,一生气,就自己写咯”。

2005年,最后的卫道者开始了自己的网文写作生涯。而当时,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家企业的前台经理,工作是卖吊车和电线电缆。

手里卖着吊车,心里想着坦克,一直喜欢军事的他,万丈豪情也只能付诸键盘。他曾在起点、搜狐、天鹰、铁血、逐浪、阿里文学等网站发表各种题材的网络小说,创作的《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点击超过2亿。

而从2008年开始,擅长军事题材的他,被影视公司发掘,开始了自己的编剧生涯。从海军题材开始写,如今海陆空已经一网打尽。

专访阿里文学作者最后的卫道者:写网文自己更过瘾

“其实编剧只是作家的一个变种。如果一定要区分,也只是技巧上的不同。”最后的卫道者说。

“这两种工作可以无缝对接转换吗?现在似乎不少网文作者在投身编剧行业。”硬糖君问。

“很好理解,大家都希望多方面呈现嘛。其实写剧本更赚钱,最低级的编剧,千字价格都超过神级作者了。但写网文舒服啊,写网文首先是自己很过瘾。”最后的卫道者笑道。

随着IP影视改编热潮,如何让自己的小说获得影视公司青睐,甚至索性去当编剧,早已成为网文写手们常议常新的话题。在成功跨界多年的最后的卫道者看来,影视改编的需求,也是有其规律的。

“目前市场证明,占领了少年读者的所谓大IP,即便拍出来,也经常收视、票房惨淡。除了小鲜肉自带的流量以外,原著读者反而是对这种改编诟病最多的。意图利用原著粉IP转化,结果却恰恰相反,这不成IP谬论了吗?”在最后的卫道者看来,虽然全年龄的作品不多,但也要追求包容更多年龄层。仅这一点,小白文的改编希望就不大。

写网文自己过瘾,当编剧来钱快,更难抉择了有木有!

最好能鱼烩熊掌

“中文”是不是最不应该推荐无知少年们学习的专业?学中文的硬糖君在毕业后三年内都是这么想的。中文算什么专业呢?谁还不会说中国话,写中国字。

但仔细想来,在80年代的文学热过去后,90年代的王朔、梁左们,依然可以靠写剧本影响一代人;新千年的网络文学,更让很多从未想过成为作家的人,登上了作家财富榜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