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书找到读者 让读者找到好书

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主任纪宏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本届订货会有201家民营企业参会,也是历年之最。“北京图书订货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组委会鼓励参展单位举办多种活动,让参展商有展示成果的机会,让读者有享受图书阅读的乐趣。

让好书找到读者 让读者找到好书

2019-01-13 03: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来自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报道】

 二〇一九北京图书订货会闭幕

光明日报北京1月12日电(记者陈雪)这个周末,北京的爱书人有一个默契:到中国国际展览馆,把全国的好书带回家。12日,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闭幕,一些出版社还现场售书,为读者带来了便利。

本届订货会参观人数和展位数都达到了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愿意利用订货会的平台,展示企业形象和图书产品。

读者被中国传统节日的立体书所吸引 陈晓根摄/光明图片

据组委会统计,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三天共迎来观众9.5万人(次)。参展单位718家,其中出版社492家、民营书业参展商201家、港台出版商25家;全国新华书店、民营书店、图书馆、馆配商3000多个单位派人参会。各参展单位带来图书近40万种,馆配商准备的可供书目14万种,现场馆配采订图书8700万元。

据介绍,本届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展场内外沟通会、交流会、推介会、接待活动累计不少于千场。在9日举办的“阅读X”论坛上,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冯小慧发布了《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从数据的角度解读了2018年图书市场:

2018年整个图书零售市场同比上升11.3%,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网店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增速为24.7%,码洋规模达573亿元。与此同时,实体店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6.69%,码洋规模达321亿元。

2018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共有新书品种20.3万种。新书码洋贡献率降低,老书贡献率上升。

开卷三大畅销书榜单显示,2018年非虚构类图书中,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家河》排名第一。虚构类第一名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活着》。

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主任纪宏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本届订货会有201家民营企业参会,也是历年之最。近年来,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投身出版发行工作,各地实体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批民营书店转型升级,由卖场升级为阅读空间,体验中心,多业态经营,越来越多设计美观、‘高大上’书店已经成为文化地标,展现了新闻出版领域多元发展、融合发展、跨界发展的趋势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展。”

闭幕当天,组委会公布了“十佳评选”获奖名单,其中,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最佳展台设计奖,“民营书业发展40年纪念活动”等获得十佳文化活动奖。《张抗抗文学回忆录》新书首发式等获得优秀文化活动奖。

“北京图书订货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组委会鼓励参展单位举办多种活动,让参展商有展示成果的机会,让读者有享受图书阅读的乐趣。”纪宏说,我们欢迎出版界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共享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成果。

北京图书订货会观察:艺术文化类图书翻阅率高

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故宫将“紫禁城里过大年”的热闹延续到了“宫外”。几天来,北京图书订货会故宫出版社展区一直不缺少读者。许多人被《故宫日历》《如意琳琅图籍》等文创图书吸引来,却认真翻阅起了专业学术的“故宫经典系列丛书”。

读者翻阅超大地板书 陈晓根摄/光明图片

重点推介、装帧精美,在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一些既有学术品位又兼备大众趣味的传统文化图书“翻阅率”极高。

三联书店的新书《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厚厚的一本,数十本摞放在展区突出的位置。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流失海外的《女史箴图》到陈洪绶的女性世界……这部图文并茂的新书为读者打开了一个美学世界。

两张简易的椅子,一张不大的书桌,便足以汇聚一场思想交流。

“中国绘画在北宋后渐渐发展,达到一种花非花、鸟非鸟的境界。到北宋,中国绘画的规模、法则慢慢建立起来。”10日,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与新书《宋人丘壑:宋代绘画思想史》作者高木森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展位聊起了宋画,专业学术的话题依然吸引了数十位读者认真聆听。

《宋人丘壑:宋代绘画思想史》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该社总编辑王旭斌告诉记者,从近年来图书销售情况看,读者的阅读品位正在提升,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因此出版了一些具有学术视野的人文美术、传统文化题材的图书。

作为专业学术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展区的图书却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原因在于,该社图书精美、装帧考究。比如,《消失的古城》的封面手绘了成都古城老地图,《佛陀相佑:北朝民众信仰所见造像记》的封面则大幅运用了敦煌壁画。

社科文献出版社美术部主任宋涛说,该社的一些图书,多是由内容策划编辑和设计师共同打造的,在开本、装帧形式、封面文字等方面,设计师的创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知识之外,书籍本身也是艺术。

 中西之间,古今之变——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人文学术新书过眼

光明日报记者 杜羽

在熙熙攘攘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学术图书往往难以成为主角。然而,创办30多年来,学术图书不仅一直在场,并且打下了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文化底色。2019年在此出现的人文学术新书,关注历史,也贴近现实;立足中国,也放眼世界;有为学问而学问的纯粹,也不乏经世致用的使命担当。

“古代诗词典藏本”丛书,商务印书馆出版。资料图片

2016年,81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叶秀山离世。这位西方哲学史研究大家,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之上。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的希望:欧洲哲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就是叶秀山的遗著。作者希望,中国哲学能够自觉融会贯通和批判精神,吸收众家之长,创造性地发扬自己的传统,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哲学之林。

游走于中西之间的,还有商务印书馆。在推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的同时,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也受到学界关注。“辑要”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名著,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众多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将其视为中华当代重要学术成果的一次集成式展览,“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就应该在众声喧哗的世界文化中保有自身独特的声音,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图景中突显自身迷人的姿态,在各具风姿的世界思想中彰显自身特出的精神”。

读者翻阅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陈晓根摄/光明图片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则是从西方人的视角对晚清中国进行的细致观察。作者英国人伊莎贝拉·韦廉臣,随丈夫在中国生活多年,她用细腻的笔力记录下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保留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同样关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将读者的视线吸引到地处西南的成都。乞丐、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作者王笛从微观史的角度,讲述了成都从传统进入现代的故事。

为了追索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直指中国文化的源头。该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认为,尽管历史的失忆与民族的交流造就了古今文化的差异,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与根本,古今却一脉相承,“重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是重要的,其首要工作当然就是从重拾自己的文化开始”。青岛出版社的《孔子庙建筑制度研究》则是一部关于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个案研究。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研究员孔喆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孔子庙建筑的梳理,探讨了孔子庙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民族性格形成的关系。

自幼仰慕孔子的学者龚鹏程已至耳顺之年,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作《龚鹏程述学》中讲述了自己读书、治学的心路历程。“我述学,谈学问,跟别人不一样,谈的是生命史。”龚鹏程坦言,自己不只在书斋里做学问,“如果说我有一点点跟别人不同之处,就在于‘鱼跃鸢飞’。一个儒家,生命状态要活泼泼的”。

读屏时代,给纸本阅读营造了诗意氛围

光明日报记者 谭华

日前,在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王维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古典诗词研究专家王志清教授开怀畅谈,引领大家思考“读什么”的问题。

  读者通过VR头盔体验数字阅读 陈晓根摄/光明图片

当前,传统阅读正遭遇新兴阅读的强大挑战。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以从未有过的快节奏和精准度,为人们提供阅读的即时文本,使阅读生活面临着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令传统的纸本阅读受到强大冲击,造成了普通民众阅读的碎片化、肤浅化、即时性,并引致图书阅读量骤减的现实局面出现。但从某个角度看,这种“读屏”的现实,倒也给纸本的阅读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例如2016年央视连续推出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使得诗词阅读如火如荼,在中华大地刮起了诗词旋风。

其实,商务印书馆早在2015年年初就推出了“古代诗词典藏本”,而相关策划更是在2011年年底就开始酝酿。此套丛书目前已出版11种,其中的《诗经选》《南北朝诗选》《王维诗选》《李白诗选》《杜甫诗选》《李清照诗词选》等很受读者喜欢,特别是《王维诗选》,出版后每年一印,尤为读者青睐。据悉,后续尚有刘跃进、蒋寅、曹旭、康震等学者所撰选本,值得期待。

央视媒体所引发的全民参与的诗词热,制造了读诗的氛围,推动了爱诗风气的形成,反过来也会促进相关图书的热销,所以王志清认为,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商务印书馆以“阐释经典本身也要成为经典”为追求,将经典做成经典,成为时代阅读的引领,彰显出阅读的美学风标。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经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代密切相连。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引领人呢?王志清以盛唐文宗王维为例,以自己研究王维所取得的成果现身说法,谦逊地表示:“不是我做得好,是时代好,遇上了好时代。”

王志清在演讲中指出,“经典性”“审美性”和“休闲性”,是盛世阅读的时代风标,也是全民阅读认可的阅读价值观。

所谓“经典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让本来就是经典的,再次流行,比如商务印书馆的“古代诗词典藏本”这套丛书,侧入的诗词,乃经典中的经典,文学中的文学,国学精髓中的精髓;再就是“阐释经典本身也要成为经典”的追求,以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来做,将经典的阐释做成经典。

所谓“审美性”,即阅读不仅给人以崇高感,还要给人以美感。当今社会,阅读主要是后者。文学回归文学,审美也回归到无目的的目的性之审美。常言文学是无用之学,就是它没有直接的目的性,没有现实的功利用途,但它又不是不指向目的的,它在给人精神愉悦的过程中实现它的目的。

“休闲性”,这一点非常重要。休闲,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的功能除学习进步外,还关乎人的精神趣味。阅读的目的除了思想进步外,很多则是为了消遣。阅读,改善全民的精神生活,涵养全民的精神气质,读以修为,读以快乐。因此,阅读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真正的享受,成为诗意存在的一种生命形式,成为做一个有趣味的人、过一种有趣味的生活的根本途径。

演讲最后王志清强调,生存不仅是一种现实的意义,更具有另一重超越的意义。当阅读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图书以及期刊也势必成为更多人的消费内容。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13日 04版)

(陈雪)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