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第二季融合传播唱响新春第一声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要着力打造的不仅是一档引领潮流的电视文化节目,而是一个引领潮流的融媒体文化传播。《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紧跟新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在融媒体传播方面进行创新性的突破和升级。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融合传播唱响新春第一声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01-28 11:34
2019-01-28 11: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打造的高品质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一季在去年春节为全国人民奉上一道文化大餐,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打造出“1+N”融媒体跨屏交互的创新传播模式,引发社会各界及海内外的热烈反响。新一季节目继续创新融合传播唱响新春第一声,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精神。《经典咏流传》第二季要着力打造的不仅是一档引领潮流的电视文化节目,而是一个引领潮流的融媒体文化传播。

在全媒体时代大趋势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怀揣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初心,推动文化传承与融合传播的深度结合,彰显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价值。《经典咏流传》第二季既追求模式和传播上的创新,也寻求立意层面的突破,通过旋律新编、歌曲演绎、大众传播,强化经典诗词的时代性和时尚性,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新一季节目强烈的文化属性以及经典传承的社会责任,吸引了诸多两岸顶级音乐人的加入,李谷一、蔡琴、周华健、谭维维、齐豫、张靓颖、周笔畅等数十位经典传唱人,接力文化传承长跑,让经典持续焕发新生。

紧跟全媒体时代,“读诗成曲”创新融合传播

第一季《经典咏流传》,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经典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产生了具有时代感的潮流性新文化。节目播出后,传唱经典的热潮从线上涌至线下,各大权威媒体对《经典咏流传》给予了高度关注。节目相继获得台长特别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大奖等,更获得“两会”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让节目中的歌曲进校园、进教材”。

一档节目能够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高品质内容的背后,还需要触达广谱受众的创新传播方式。《经典咏流传》研发了轻赛制重传播的形式,打造出“1+N”融媒体跨屏交互的创新模式。观众通过微信“摇一摇”实时分享,节目还为每首诗歌量身定制新媒体产品H5互动、微信公众号文章、节目短视频、音频等同时分发,这样的强互动模式使得每一首歌都有千万人次的人群进行跨屏交互。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音乐平台等多种融媒体渠道,节目匹配不同终端特性分发内容,从而实现裂变式传播。

央视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说,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旗舰频道,综合频道不但是宣传的主阵地,也是先锋文化、主流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新时代的电视文化节目该怎样守正出新,《经典咏流传》用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作为给出答案。我们希望这样一档不一样的文化节目,能够成为展示央视原创能力和行业引领力的又一个代表之作。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紧跟新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在融媒体传播方面进行创新性的突破和升级。首先,根据“台网融合,先网后台”原则,节目将在播出前推出一系列新媒体产品,包括微博话题互动、线上活动发起、原创作品征集、短视频投放等,形成融媒体传播矩阵。此外,这一季最重要的一个升级是打造了“读诗成曲”这一全新的概念和融媒体互动手段。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选择朗读自己喜爱的诗词,并且可以听到用自己声音唱出的诗词唱段。这种引入歌声合成、语音识别等前沿 AI 技术的互动玩法,在呈现诗词文化韵味的同时,让亿万观众乐于重温经典、传承文化,成为经典传唱者。

另外,节目还将采用仿真AI的技术,合成一个虚拟的撒贝宁形象,邀请线下观众完成“读诗成曲”的实时互动,并在大屏同步呈现这一内容,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融媒体传播中的作用。节目打通“台、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实现全媒体传播,真正做到“在价值引领中创新传播,在创新传播中彰显文化自信”。据了解,“读诗成曲” 是将诗词传唱与 AI 技术深度结合的一个极具代表性和创新性意义的挑战。总导演田梅表示:“在举办《经典咏流传》第一季的时候,就有做‘读诗成曲’人工智能在线互动的想法。今年,我们在开始筹备举办《经典咏流传》第二季时,下决心要将‘读诗成曲’人工智能在线互动变成现实。于是我们开始积极着手摸索,将诗词传唱与AI技术深入结合,开发出‘读诗成曲’在线互动系统,为了让大众有更好的体验,这一互动系统一直在测试完善,可以说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尝试,它迈出了AI语音在文娱跨界应用上的第一步。”

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节目总策划许文广表示,第二季《经典咏流传》要着力打造的不仅是一档引领潮流的电视文化节目,而是一个引领潮流的融媒体文化传播。“我们按照总台先网后台的传播战略,借助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全新的互联网互动产品,让全民都能读诗成曲传唱经典,让文化节目曲高和众成为可能。传统文化携手人工智能,通过亿万个小屏从流行走向流传。”

经典之声穿透时空 彰显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除了在融合传播上进行升级,新一季节目在立意层面也实现新的突破,经典作品的范畴不再局限于中国古典诗词,而是拓展到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做到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下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加以创新,再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传播开来。 央视创造传媒总编辑、节目总策划过彤表示:“中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团队选取的诗词都应该具有普世的情感和价值,只有这些普世的情感和价值才能够穿越时空,被当下的人读懂,节目不是在展示品鉴一件件古董,而是要让经典通过今人的创造活起来,流行起来。”

上一季的经典传唱人谭维维,一曲《墨梅》尽展国人风骨。再次来到这个熟悉的舞台,谭维维选取了一首现代诗,著名诗人汪国真创作的《山高路远》。“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样一句曾经激励20世纪80年代无数年轻人砥砺前行的诗词,经由“曲”与“声”的融合,让远去的汪国真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一并回归的,还有那股昂扬向上的力量,与不畏艰难的精神。

除了拓宽“古今”这一时间维度,挖掘经典文化的当代价值,第二季节目的经典传唱范畴还拓展到了“中外”,更具世界意义。比如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用中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五种语言精彩演唱《登鹳雀楼》,咏出中国胸怀和中国精神,讲述为中国发展“更上一层楼”奉献一生的故事。

“华尔街投资大师” 罗杰斯的两个女儿快乐与小蜜蜂站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唱响中国蒙学经典《声律启蒙》,金发碧眼的外貌与字正腔圆的发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姐妹俩不仅唱出中国诗词之美,还能够用汉语思维游刃有余地解答经典难题,令撒贝宁和康震赞叹不已。这对姐妹花能达到这等中文水平还要归功于罗杰斯的“先见之明”,他认为“中国的未来可能是世界的未来”,并把“两个女儿学习中文”视作一生中最成功的投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音乐这样的“世界语言”传播到更宽广、辽阔的地方,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融共鉴。

文化品质全面提升 新增专业诵读和经典破题

在“和诗以歌”模式之上,《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以经典作品为核心,更加注重诗词解析和情感铺垫。节目邀请朗诵嘉宾诵读经典,强化仪式感的同时,让观者提前“入境”,而鉴赏团成员康震老师此次还将作为破题人,在节目一开始,从文学角度对诗词进行简短解读,让观众能够对经典之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专业朗诵和解读为节目服务,提升节目文化之感的同时又降低了文化的理解门槛,让更多人可以欣赏经典之美,感受经典背后的价值。

这一季的鉴赏团成员除了康震之外,还增加了两位新面孔,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和知名主持人朱丹。作为国际知名的男中音歌唱演员和声乐教育家,廖昌永在古典音乐圈已是声名显赫。近年来,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在歌剧演出中加入大量中国元素,开创歌剧的“中国学派”。在《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的舞台上,他将从音乐的角度分享对于经典诗词的理解。朱丹近几年同样投入于文化推广,参加文化节目、拍摄文化旅游纪录片等。此次加入节目鉴赏团,朱丹满怀期待,希望能聆听到更多经典,让中华文化再次流行于新时代。三位鉴赏团成员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出发,共同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可谓相得益彰。

据节目组介绍,在第二季里,观众还将听到熟悉的背景音乐,看到熟悉的舞美、环节,以及熟悉的主持人撒贝宁。与此同时,整个舞台在美观大气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功能性;鉴赏团的区域进行了合理的优化,改用圆弧形沙发减少距离感,有利于鉴赏团成员之间,鉴赏团与观众、传唱人之间的互动。节目会融入更丰富的音乐元素和舞台呈现,让人们倾听经典的同时,真正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每一首诗、每一段曲所蕴含的充沛情感及生命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焕发光彩,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开年首档文化季播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在内容层面和融媒体传播方面,继续用引领性的创新探索为时代交上一份答卷。据悉,节目将在今晚(小年夜)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