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宫,过个文化年

故宫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自1月8日开幕以来,在社会上引发观展热潮,每天有超过2万名观众来到午门雁翅楼展厅参观。1月22日起,一件新发现的文物亮相午门东雁翅楼展厅,为正在展出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增添看点。

快进宫,过个文化年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9-01-31 11:15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19-01-31 11: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故宫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自1月8日开幕以来,在社会上引发观展热潮,每天有超过2万名观众来到午门雁翅楼展厅参观。据统计,20多天来,故宫博物院参观人数同比增长超过70%。

作为故宫博物院“过大年”系列活动的核心部分,午门雁翅楼展厅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在展场面积、展品数量、展示手段等方面创造了多项故宫博物院历史之最,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本次展览不但是文物展,更是文化展。展览在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同时,依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力图将相关文物还原到历史本来的场景中去。

进入西雁翅楼展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清朝皇帝书写的福字首先映入观众眼帘,在“祈福迎祥”单元展示的福字、春联、春条、门神,表达了人们祛除邪祟、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也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在春节期间,祭祖是最重要的传统礼仪活动。展览的“祭祖行孝”单元通过祭祀活动,追思祖德,弘扬孝道。过年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团圆饭更是必不可少,“敦亲睦族”单元以复原陈列的方式,呈现了宗亲宴上的金龙大宴桌与宗亲宴桌。宴桌摆放则参照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膳档的记载,动用文物超过100件,现场十分壮观。

“勤政亲贤”单元还原了明窗开笔的场景,将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在展厅“复原”搭建,《国家宝藏》第二季中的明星文物——金瓯永固杯原件就放置于此处。此外,在这一单元,观众还能一睹古代最高规格的皇家交响乐团——中和韶乐。中和韶乐共有18类乐器,此次展览甄选了最有特色的6类作复原陈列,包括编钟、编磬、建鼓、柷、敔、麾等,气势恢宏。“游艺行乐”单元则展示了过年期间的娱乐活动,展柜中的《冰嬉图》描绘了腊月初八太液池冰嬉的场景。看戏是过年时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展品中的8件精美戏衣更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戏曲服装资料。

1月22日起,一件新发现的文物亮相午门东雁翅楼展厅,为正在展出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增添看点。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介绍,这件文物已定名为“除夕戏目折”,于1月9日在故宫养心殿西配殿修缮过程中被发现。折上写有“十二月三十日”,即除夕日,在重华宫和乾清宫两处上演的月令承应戏目均记载于此。根据对演员生平的研究,最终确定此戏目为道光朝所演。记者在现场看到,“除夕戏目折”的展示位置设在东雁翅楼展厅内搭建的小戏台后身,这座小戏台正是按照漱芳斋后殿金昭玉粹内的“风雅存”戏台搭建。展厅搭建的戏台与新发现的这件戏目折同场亮相,可谓珠联璧合。

新年前后,把在皇宫高处悬挂彻夜通明的灯盏称为“天灯”,万寿灯则蕴含了“歌舞升平”“吉庆祥瑞”的美好寓意。作为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天灯、万寿灯从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8000多人力。但是自道光二十年(1840年)下谕停止竖立,至今已有近180年。在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成功将它们复原,竖立在乾清宫台基上下。当观众来到乾清宫参观时,纷纷驻足观看,赞叹不已。

在科技手段创新方面,“宫里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围绕紫禁城丰厚的年节文化,以数字技术、虚拟影像、动作捕捉等科技手段进行创新,辅以互动体验区及文化创意产品矩阵,为观众带来全息视境创新体验。文化创意研发方面,故宫博物院以节庆为主题,研发“过大年”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百余种,分为福禄寿系列、门神系列、岁朝系列、冰嬉系列等,通过提取故宫经典年节文化元素,突出故宫丰富的年节文化及艺术价值。

(连晓芳 陈曦)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