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道个歉,原来一直觉得中国拍不出特别牛的硬科幻,看完《流浪地球》之后,00后的孩子坐在座位上不愿意走,这是我看到最成功的一点。”在昨天的《流浪地球》专家研讨会上,一向“毒舌”的影评人谭飞坦诚地为这部影片点赞。
和谭飞一样,很多观众在春节档前并不看好甚至完全没听说过《流浪地球》,但随着口碑的发酵,该片上映十天票房已突破29亿,成为继《战狼2》《红海行动》后又一部现象级影片。
《流浪地球》的爆红,首先在于它填补了国产硬科幻电影的空白。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认为,正如某些评论所说,“中国电影习惯向后看,而美国电影是向前看”,中国电影历史题材多、现实题材正在崛起,但未来题材一直微乎其微。就在人们已经习惯了看美国英雄拯救人类之时,《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在他看来,“中国太需要这样仰望星空的电影作品”。编剧汪海林也激动地表示,自己在观影过程中始终升起一种骄傲之情,“我们能够与好莱坞抗衡的历史时刻到来了!”在他看来,影视行业不能只有偶像剧、宫斗剧,要真正敢于面对世界甚至宇宙舞台。
不仅是题材与类型的开拓,《流浪地球》也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树立了新标高。与会专家认为,科幻电影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制作水平,避免盲目使用“流量明星”,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场景、道具、特效等制作层面,是《流浪地球》为电影业界提供的成功启示。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红实指出,《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之作,更是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无论是书写方式、制作方式,都做了颠覆性、创新性的表达,体现了大格局、大思维、大手笔、大主题,标志着国产电影在创作上达到一个新高度。”
不少专家都提到,《流浪地球》是在中国电影业的一个关键节点上出现的关键性作品,提振了整个行业的信心和士气。剧作家赵葆华说:“上个月前,中国电影业还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业界遭遇寒冬,这是一些人的判断。可是《流浪地球》却给我们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说明电影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动力十足。”另一方面,它的成功也见证了新一代导演的崛起和观念提升。
虽然《流浪地球》在创作上借鉴了好莱坞大片的模式,但真正打动观众的,是它所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与中国力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认为,该片的可贵之处就是其文化内核,“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对土地的情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从中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底气,“地球从开始流浪到安全要多久呢?是2500年。这深刻和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的性格和中华文化的气魄。” 陆红实提到,影片中的英雄也完全不同于美国超级英雄,“超级英雄是不死的,而我们的英雄是以自己的牺牲去换取更多人的生存,这一点是非常中国的。”
《流浪地球》的火爆还引发了大批科幻迷及科技工作者的关注。昨天的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他透露,科技馆已经收藏了这部电影,并将组织几场科普讲座,为感兴趣的观众从科学角度解读这部电影。“《流浪地球》预示着中国科幻作品从杂志、图书走向了影视的新时代。青少年对科学梦是需要启迪的,中国科技馆希望进一步点燃观众的科学探究热情,为更多的青少年埋下科学的种子,在这一点上,科幻电影创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所承担的责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不仅仅是电影界和科技界,这段时间,关于《流浪地球》的讨论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科幻作家刘慈欣变身公众人物,“交通委提示语”等热门话题更频频登上热搜榜。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这充分证明了电影对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社会功能,“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对整个文化界、艺术界包括科技界等各行各业都有辐射,对于整个经济社会都有很大的启示。”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谈到,电影作为艺术媒介,其自身规律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无论多么宏大的主题,必须成为无意识才能够成为社会效果,大众文化恰恰是这样一个集体无意识运作的场域。”
事实上,《流浪地球》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了海外。春节期间,该片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外市场上映后,引来外媒和当地观众的广泛好评。纽约时报、金融时报、News18等媒体都纷纷发文,认为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太空竞赛,而且在影片中看到了异于西方大片的价值观。
就在2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发布会上还向外媒记者推荐了电影《流浪地球》,这又给中国电影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业界预测,随着后春节档的开启,《流浪地球》最终票房有望冲击50亿元,而不管最终票房如何,它的价值已经载入影史。
(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