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在深圳龙岗区有一处特别的村落,1200余家工作室、超过8000名绘画者汇集于此,他们的作品远销海内外。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大芬村太阳山艺术中心仍保留着深圳龙岗旧民房的样貌(1月10日摄)。

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来源:新华网    2019-02-20 08:45
来源: 新华网
2019-02-20 08: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1)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在深圳龙岗区有一处特别的村落,1200余家工作室、超过8000名绘画者汇集于此,他们的作品远销海内外。由于绘画市场的变化,这个有着“中国油画第一村”之称的大芬村在“三十而立”之年,正经历着从临摹到原创的转型之路。

2005年前后,中国出口的油画作品80%来自大芬村。由于国内外市场对临摹复制品的需求下降、对于高品质原创作品的需求旺盛,大芬村一批紧随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画风、画质的原创画家,借助市场变化逐步成长起来。目前大芬村已经聚集原创画家近300人,原创作品已占大芬村油画产量的20%至30%。大芬村的街头已出现艺术中心、咖啡画廊等新业态。数据显示,2017年大芬油画村全年总产值已达41.5亿元人民币。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2)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在大芬村太阳山艺术中心,艺术家陈求之在进行书法创作(1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3)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在大芬村太阳山艺术中心,艺术家陈求之和女儿陈山叶商讨艺术作品的衍生品(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4)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大芬村太阳山艺术中心仍保留着深圳龙岗旧民房的样貌(1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5)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游客在大芬村太阳山艺术中心参观(1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6)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在太阳山艺术中心,顾客在院子里进行绘画创作(1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7)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画师赵小勇在大芬村的画室里绘制自己的原创作品(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8)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画师赵小勇在大芬村的画室里,周围都是他的作品,一半是临摹梵高的作品,一半是自己的原创作品(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9)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这是1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大芬美术馆。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10)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游客在大芬村的巷道里进行油画体验(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11)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在大芬村的巷道里,一名画师在绘制临摹作品(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12)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大芬村的一名画师为顾客绘制定制化作品(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13)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顾客在大芬村挑选油画作品(1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春走基层·图片故事)(14)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大芬村一角(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