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20余件“时间雕塑品” 朱塞佩·拉·贝鲁纳中国首展亮相上海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则表示,艺术家朱塞佩·拉·贝鲁纳(Giuseppe La Bruna)是一位令人惊异的时间观察者、时间筛选者、时间捕捉者和时间提问者,或者说,是一位独特的时间雕塑大师。

呈现20余件“时间雕塑品” 朱塞佩·拉·贝鲁纳中国首展亮相上海

来源: 东方网
2019-03-11 20: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东方网记者程琦3月11日报道:近日,由中国美院副教授童雁汝南担任艺术总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作为学术支持,上海艺画廊主办的威尼斯美术学院院长朱塞佩·拉·贝鲁纳中国首展在沪举行,该展以“关于时间的思索”为主题,共呈现朱塞佩·拉·贝鲁纳20余件雕塑作品。

朱塞佩·拉·贝鲁纳是著名的雕塑家,现任威尼斯美术学院院长。1953年他出生于木工世家,1976年毕业于意大利巴勒莫美术学院。擅长铜雕、木雕和大理石雕刻。自1976年起,数十次在意大利国内外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展、雕塑展、个展等,并频繁受邀参加世界各地国际艺术论坛、文化交流活动,是意大利知名艺术家,并拥有近40年的艺术教育经验。先后执教于意大利巴勒莫美术学院、卡拉拉美术学院(以雕塑著称)和威尼斯美术学院。

此次中国首展共展出了盆景式自然景观、人物等系列雕塑作品20余件,包括《宇宙之风》、《探索宇宙》、《爱的冲动》、《对话》、《凝视的情侣》等作品,反映了朱塞佩·拉·贝鲁纳对物质材料、时间、空间和自然宇宙的理解。

据了解,朱塞佩·拉·贝鲁纳对材料的选择多样化,最常用的以木材、红土、大理石、铜为主,并且常常把多种材料结合在作品之中,并且基于材料的性质,运用光线、色彩,尝试诠释他理解的物质世界与空间和时间的关系。

本次展览的艺术总监童雁汝南认为,朱塞佩·拉·贝鲁纳让坚硬的金属铜达到“最合适的厚度”,把金属塑造得极度轻薄甚至“破裂”的柔弱感,使人物形象有着女性的柔美和衣袂飘飘的空气流动感,作品形象与材料特质形成一种冲突张力。在光影的作用下,这些作品呈现出另一种有别于实物的形态,不同光影给予作品多维生命。“如《时间》系列和《洞穴》系列,以青铜和玄武岩制作,铜以底座的形式与石块融为一体,并且在危险的态势中达到力的平衡,形式极具现代感。”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则表示,艺术家朱塞佩·拉·贝鲁纳(Giuseppe La Bruna)是一位令人惊异的时间观察者、时间筛选者、时间捕捉者和时间提问者,或者说,是一位独特的时间雕塑大师。

“他对于时间的观察、捕捉以及提问,被凝聚在一系列作品上。作为自然物的洞穴,作为自然物复制品的盆景,作为人造物的墙、文字等可以被看作是体现在物质材料中的时间图像,我们既可以从这些时间的静止形态、时间的振荡形态、时间的流动形态以及时间的残余形态中看到时间的力量或暴力,看到物质与精神之间艰难的平衡;但也可以从这些时间形态中看到时间本身应有的丰饶和生命的希望。”

童雁汝南表示,朱塞佩·拉·贝鲁纳具有辩识度极高的、明确的个人创作风格,而这来自他出生地的人文浸润,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古典文化和希腊文化对其影响至深。此外,朱塞佩·拉·贝鲁纳还对东方文化也具有强烈的兴趣,并且致力于了解东方文化,创作也自然而然受到东方因素一定的影响。近年来,他游历中国,在各大院校及美术馆讲授艺术公开课,与中国艺术家们探讨中西文化,促进交流,其在中国的展览因此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朱塞佩·拉·贝鲁纳主要展览:

1982年Prati美术馆,巴勒莫(意大利)

1984年Mood画廊,米兰(意大利)

1986年Sathya美术馆,苏黎世(瑞士)

1988年Carini美术馆,米兰(意大利)

1990年6号画廊, Aarau,(瑞士)

1992年Orts博物馆,Kloten,(瑞士)

1993年Ai Fiori Chiari美术馆,巴勒莫(意大利)

1995年视觉艺术中心美术馆,波尔图(意大利)

1996年锡耶纳Patrizi宫殿,锡耶纳(意大利)

1997年透视空间美术馆,米兰(意大利)

1998年坎帕尼亚大区博物馆,那不勒斯(意大利)

1998年Porto Vecchio市政府,波尔图(意大利)

2002年“时间的反思”CEPU大厅,巴勒莫(意大利)

2003年La Subbia美术馆,卢卡(意大利)

2007年佛罗伦萨-圣艺术教区博物馆,佛罗伦萨(意大利)

2008年现代美术馆Bonzagni,费拉拉(意大利)

2008年费拉拉第四届当代艺术双年展(意大利)

2009年Lagrt艺术项目-豪华博览会,维琴察(意大利)

2013年对照下的技艺-三人联展,卡塔尼亚(意大利)

(程琦)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