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光委员:“假大空”不是主旋律
全国政协委员、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一直参与主流作品创作,但每每提及“他是写主旋律的”,王黎光总是能够感受到其中流露出或多或少的贬义。
“不能把‘假大空’和没有灵感、生硬的作品归结于主旋律。”在王黎光看来,主旋律一定得是社会主流,能被广大的听众、爱好者所接受的才叫主旋律。
“如果主旋律作品没有思想精髓和真情实感,就只能面对被‘妖魔化’的境遇了。”王黎光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得靠作品说话。
王黎光指出了主旋律创作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创作人员对祖国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但是为什么在创作过程中,这种真挚的情感就不能融入到作品中展示出来呢?”
违背了艺术规律,或许是创作不成功的重要原因。王黎光认为,一定要区分文献、文化、文艺三种不同的语境。在他看来,文献是高屋建瓴的,文化是指导艺术发展的,而文艺则需要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
“文件内容不能直接用作歌词,但是歌词需要表现文件的精神内涵。”王黎光说,“要把理论文化向现实文化转化,把现实文化再向易于接受的文化转化。只有完成这种转化,高屋建瓴的思想精神才能内化到我们的精神世界,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张凯丽委员:用真心、真情、真诚塑造角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张凯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触动,激励我用真心、真情、真诚来塑造角色,来对待百姓。像总书记说的那样,创作有灵魂、能够跟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好作品。”
谈及一年来的履职工作,张凯丽倍感压力,除了演员这个角色,她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更重要的使命和工作,那就是“一定要把政协委员的工作做好”。一年中,不管走到哪里,她的心中都会想着、记着提案。去年,张凯丽提交了6份提案,其中,关于禁止恶搞革命歌曲、净化文艺舞台、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提案都得到了重视。
今年,张凯丽带来了《不要让“明星八卦”泛滥成灾》等提案,她表示,近年来,“明星八卦”往往占据头条位置,部分网络媒体更是把负面八卦事件变成“吃瓜”群众的狂欢。她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对策,优化网络媒体平台的管理细则,不要再让“明星八卦”泛滥成灾。
李心草委员:调整舞台表演专业师资引进标准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响乐团指挥李心草看来,舞台表演专业是典型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艺术门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逐步形成理论,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不断更新理论。而对舞台表演专业的教师来说,其自身所具有的舞台经验就更为重要与可贵。
目前,一些表演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选择继续深造,舞台经验不足。李心草认为,这些人到高校任教,诚然也会为艺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但是缺乏足够的舞台表演经验做支撑,教授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就会力不从心。
还有一些人为了进入高校从教,先了解高校缺乏哪些专业的教师,然后专攻此专业的研究生。“试想,没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的教师,怎样能够传授给学生真正的表演经验?”李心草说。
虽然只有本科学历,但是作为国内外一流的指挥家,李心草在多所音乐院校任教。他既看到了一线舞台表演艺术家希望为艺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而不能的遗憾,也看到高校中的学生因缺乏真正专业的指导而不得要领的遗憾。因此,李心草建议,教育部门应当专门针对艺术院校中表演专业教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针对不同表演专业的师资准入标准应当有所调整。
卢禹舜委员:美术人才培养应更有针对性
近年来,关于美术实践类博士的话题引发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热议,包括对美术实践类博士研究生设置合理性的质疑等,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看来,这些问题有持续讨论和调整的必要。
卢禹舜认为,目前高校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因材施教、自主选择、区别培养力度不够,对学生的天分和优势的发现、引导与个性化培养还有待加强;对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反馈与就业去向的调研较为缺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考核方式和标准僵化,束缚人才发展。
对此,卢禹舜建议,招生时对实践型和学术型的考核重点和标准要更加严格细分,也可以有二者兼备的方向;根据学生优势和未来就业方向,侧重某一方面的培养,也可以在第一年设置相同课程,第二年开始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重点培养,使术业有专攻;更加明确区分毕业考核的方式和标准。
此外,他还建议,导师组的构成最好是实践教学型与理论研究型教师兼而有之,优势互补;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调研和社会反馈调研,根据反馈结果,调整能力培养侧重比例,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各类美术人才——适合做教学的科研工作者或者职业艺术家。
“篆刻艺术是跟古人对话、传承几千年来我们老祖宗最经典的文化精髓和技艺的艺术。但我们生活在新时代,更加关注的应该是当代人的生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表示。
2009年,中国篆刻列入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眼下,我们既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艺术保护和传承,还肩负着创新和发展的责任。在这种背景下,更要冷静思考,怎么样能够用新的视角、以传统的方式来表现当下生活。”骆芃芃表示。
多年来,骆芃芃一直关注老艺术家作品及藏品的最终归属问题。“改革开放给一批艺术家带来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和发展机遇,他们的作品是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一个见证。”骆芃芃说,这些艺术家很多已经八九十岁了,有些人有自己的私人艺术馆,但是相比子女继承,他们更愿意将自己一生的作品和藏品捐献给国家的收藏机构,得到更好的管理和研究。对此她建议,尽快对这些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在全国范围内做一次调研,摸清他们的诉求,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估,根据调研和评估结果尽早制定相关的政策,早日实现他们的愿望。
(秦丹华 翟群 宋佳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