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精神空间却呈现收窄的迹象。加上知识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更是有所下降。
之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少人一年看不到5本书。为什么呢?许多人回答“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很喜欢在网络上看盗墓、穿越等类型小说。
雅斯贝尔斯曾经感叹:“人们草草阅读,只知道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得知识又很快速遗忘的那些讯息,而不能去读那些能引起反思的东西。”眼下的情形就是这样。
上海作家王安忆曾经跟朋友说起,自己年轻时读书是一件如何奢侈的事情,因为书不易得,甚至常常没书可读。对此,我也深有体会。小学那会儿,连报纸都很少,《解放日报》《文汇报》也只有四个版。我连中缝都要看,当时的中缝不是广告,有些报道和正式文章登不完就放在中缝。在我们小时候,阅读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但令人感叹的是,时至今日,读书居然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现在大家喜欢手机阅读,手机上大多是轻短的小文章。有人告诉我,他在手机上只能忍受划拉四下就读完的文章,再多拉一下就没兴趣了,深刻的文字更看不下去。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手机阅读能否替代书本阅读?爆红的大众书能否替代经典著作?这里,我想围绕经典阅读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
缺少信息整理和知识批判,导致一些人只会读屏不会思考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可避免地会对阅读产生影响。网络阅读犹如开车,但很多时候要欣赏好的风景,还非得走路不可。读书也一样,有些乐趣和道理需要直接面对书本才能领会;有些深刻的道理,必须通过艰苦的阅读才能获得,而且只能是书面阅读。
许多人希望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是轻松体验,甚至有人把阅读改成“悦读”,这是不恰当的。事实上,阅读是一件乏味甚至艰苦的事情。只有捅破这个乏味、艰苦的表层,进入它的内里,才能接触一个无穷的世界。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喜欢上它。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是需要训练的,特别是阅读经典更需要训练。期待阅读成为“悦读”,特别是指望经典阅读能变得轻松惬意,是不现实的。
今天还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有些人不读书了,转而读画、读绘本或者以看电视代替阅读。其实,画面有一个具象,能刺激人的感官,但感官被外在的具象吸引后,对内在的呈现就不会那么关注了。
打一个比方,一个女孩子觉得自己漂亮,认为凭着漂亮就可以横行世界,她就很难去认真开掘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外在资本很充足,不需要特别的努力就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所以,感官被刺激多了后,心灵的调动就不能充分。时间久了,就很容易产生思维惰性,形成被动接受的依赖,从而造成迟钝、自闭,造成与社会、他人的沟通不良,严重的连生存都会发生问题。有些人在虚拟世界里浸泡久了,就会失去对现实世界的正常感知。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有人也许会问,我拿电子书读《呼啸山庄》,图个方便轻巧。这与读厚重的纸本,能有什么区别?其实,强调读纸本,目的是接续和恢复阅读的原初状态,赋予阅读以一种庄严的仪式感。特别是,当我们开始步入阅读殿堂的时候,尤为需要这样一种仪式感。所以,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当人们学习的时候是在学习一种行为,读书阅读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行为,不是你天生就会的、一蹴而就的。”
至于网络,因为它经常提供即时性、碎片化的资讯,更容易影响阅读品质。这个话不是我说的。世界著名的科技杂志《连线》,它的创始主编,也是世界第一届黑客大会的发起者尼古拉斯·卡尔,前几年写过一本书叫《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我们的大脑》。这本书详细探讨了网络如何破坏人的神经线路甚至记忆程序,又如何经过一种重新编排使“深潜探究”变成“流于字表的滑行”。
当我们全身心投入虚拟世界中,甚至不知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和区别时,那种持续性的深入思考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尼古拉斯·卡尔把这样的人称为“屏幕之民”,即只会“读屏”而不会思考的人。遗憾的是,在当今世界,这种现象日益普遍。有人戏称,美国人宁可不开车也要上网,法国人宁可不洗澡也要上网,中国人宁可不要生活也要上网。这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
看看我们的周遭,已经有太多人不再习惯思考了。他们只想着去找现成的答案,动不动就百度一下。就像柏拉图所斥责的,因“灵魂上的健忘”而只会“依赖外部书写符号”,而不知道通过经典的阅读来养成智慧的头脑,以及经由大脑的再分析和整理来形成自己的知识记忆。
科学研究显示,信息没有经过分析和整理,不能形成知识;知识没有加以主观的批判,不能形成思想。但令人遗憾的是,缺少艰苦的阅读,缺少经过整理的信息和经过批判的知识,恰恰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短板。
能否颠覆性提出问题,是知道分子和知识分子的区别所在
接下来谈谈什么叫经典。南非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切的《何为经典》是这样定义的:“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撇开库切说这话的具体语境来看,那些历经人们诚挚颂扬而得以流传百代的,当然是经典。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不能仅将经典局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上。大家一说到读经典,似乎就是《艰难时世》《老古玩店》《巴黎圣母院》。其实,从《论语》到《日知录》,从《理想国》到《存在与时间》,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乃至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同样是我们必读的经典。
经典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这个人既指单数意义上的人,也指复数的人类,也就是它能关注人类整体性的精神出路问题。第二,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体察。第三,对人的内心经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和同情。
我强烈建议,大家每天留出10分钟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今天读了什么?对照生活中遇到的物、事、人,自己又获得了什么?这个很重要。
刚才提到了读人文经典。人文是什么?人文就是处理人的日常世界与价值世界关系的学问。好的人文社科类著作因为关心人的处境、理解人的命运,对人的内心世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和同情,所以都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范围。
康德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的意思是说一起去看流星雨吗?不是这样的。他恰恰是说要舍弃小我,抬头关心人类整体性的精神出路问题。
古希腊的泰勒斯因为被许多问题困扰,走路时抬头看天,一不小心掉到了沟里。他的仆人笑话他连路都不会走,还关心那么多其他的事。康德认为,这是一个躺在沟里的人的笑话。一个有智慧的人,为了探索伟大的真理而不小心跌倒了,有什么不妥呢?
基于这样的事实,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作为知识之王的哲学经典,尤其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没有读过哲学的人,很容易沦为事务主义者,很容易沦为婆婆妈妈的人。哲学是以小博大的学问,所有的细节在它这里都熔炼成了言说的背景,而它想告诉世人的是真理。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康德、黑格尔与自己无关。你去读读《纯粹理性批判》和《历史哲学》,说的都是平实的道理,有时语言也不失形象风趣。当然,书中会有一些作者创造的特殊范畴,这些在哲学辞典都能查得到。只要掌握了思想的主调,再借助一些参考书,每个人就可以较顺利地把它们看完。一句话,哲学是最好的知识训练和思维训练,所以古希腊人用“爱智慧”来界定它。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比科学更伟大。科学主要是求答案,哲学主要是问问题。我们今天说做学问,有人说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学,一部分是问。其实,所谓学问就是学会问问题。科学家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终结了一个问题;哲学家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不断地把终极性问题放在世人的面前。
倘若仅崇拜纯知识本身,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知道分子”;而对知识本身有质疑、能发问,才是当之无愧的“知识分子”。“知道分子”跟“知识分子”一字之差,区别就在于能不能作哲学思考,进而颠覆性地提出问题。因为你的问题,可能使一门新的学科得以产生,一个新的领域得以向人敞开。
真正的经典,背后都有深刻的思想,甚至经典作者本身就是哲学家。所以,阅读人文社科类著作获得对真理的深刻领悟,对知识的解构非常重要。如果只有故事,没有太多深刻的东西,不足以打动人,更不易服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的经典都指引人找到自己的路。所以,读经典绝对不是高大上的抽象命题。
“悦读”和“滥读”造成头脑离开身体,无助于“认识你自己”
经典阅读当然全然不同于“悦读”或“浅阅读”,因为它有对人类普遍性和本源性问题的热切关注,可以帮助人了解世界、关照自我,扎扎实实地给人提供高层次的精神养料。
首先,经典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
这也就是说,经典提供的经验,可以让人们找得到世界的原始图景。只有把握人类的原始图景,我们才可以明白从何来、往何处,进而认知未来,进而发展无穷。
有人说,我们不能更多地看到这个世界的美,是因为没有时间、精力或者说没钱。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关键在于我们常常受到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没有获得了解世界的能力和方法。经典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确立这种能力和方法,所以它被人称为“心灵的探险”或“灵魂的壮游”。
现在大家条件都好了,出国旅游不是一件难事。比如,想去伦敦,办好签证、买一张机票就可以走了。但我想说的是,你只能去当下的伦敦,你能去历史上的伦敦吗?如果要去历史上的伦敦,是不是只有通过阅读?
也许有人要说,难道从现实生活中就无法了解世界吗?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生活并不必然就比经典有更多的真实。由媒体、网络建构出来的生活世界,有的时候尽管存在,却常常是人生之表象。它的浮泛、零碎,根本不足以映象世界的本质。法国作家尤瑟纳尔说:“人真正的出生地是用智慧视野关注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书籍,所以我的第一个出生地就是书本。”如果没有经典的烛照与指引,它们完全可能被人表现得毫无真实感。你们信不信?
其次,经典阅读可以帮助世人关照自我。
在有限的人生中,人有使命需要完成。这个使命既是对家人的,更是对自己的;如果有出息的话,还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要做到这一点,了解自己是首要的。但是,人恰恰最难做到的是了解自己。有些人遭遇倒霉、挫折、屈辱,总是喜欢怪别人。其实,多数时候都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说到底都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问题。所以,古希腊神庙上刻有“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中国的老子说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者明”或者“认识你自己”,是一个千古命题。而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人判别什么是假真、什么是伪善,从而既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又能够原谅别人的不足。通过读书,可以检查自己、发现自己。“悦读”或“浅阅读”显然不能达成这个目的。
叔本华曾经谈过“滥读”的问题,认为“滥读”造成许多杰出的头脑离开了人的身体。所以,他提醒世人:“不要去读那些爆红的大众书,不管是政治、宗教、诗集、小说。”只有具有伟大心灵作者的作品,才特别值得你去倾听。
这里,我特别想引用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说:“经典不是我读过的东西,而是我正在读的东西。”一部经典可以反复读,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样,“是一次发现的航程”。这个“发现”既指发现客观世界,更指发觉主观内心,能够“将时下的兴趣降格为一种背景的噪音”。我们现在恰恰是被外部世界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包括对未来人生之路的设定都难以遵从自己的内心,这实在有点可悲!
最后,谈谈经典阅读的方法或者说原则。
其一,要去除功利思想,使阅读真正成为“自由阅读”。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东西使你感兴趣,学起来就会特别带劲。但遗憾的是,今天许多人读书只是为了符合别人的愿望,为了从生活中换回一些东西。
其实,读书不能总讲有用没有用。这个世界有许多事,不是有用和没用可以一言道断的。有的书离现实很远,你可以说读了没用;但是,它离你的理想和情趣很近。如果想就此作进一步的思考,建议读读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的《为什么读书》。
其二,要克服求快心理,静下心来“慢阅读”。这里的慢,不仅指时间,更指心态。由此,才能造就一种“品质阅读”。有人说,慢了会读不完。其实,不要有这种担心。我向各位介绍美国人费迪曼写的《一生的读书计划》,书中列出一个人在18岁至80岁时必须读的100种经典作品。
再说,读不完也没有关系。因为从读过的经典中,我们就可以学会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就能获得智慧和眼光。这是最重要的,不必死抠到底读了多少本。
总之,全球化时代使得世界范围内的阅读越来越边缘化,但经典的魅力从来没有消退。所以,各位一定要读好书、读经典。
(汪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