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让这些名家告诉你,如何做到“开卷有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曾说,“十二岁时第一次阅读的鲁迅小说中有关希望的话语,在将近六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存活于我的身体之中。”

世界读书日:让这些名家告诉你,如何做到“开卷有益”

2019-04-23 08: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

“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

作家林语堂认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毕后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此外,林语堂心中“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概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浙江省杭州市钟书阁童书馆一角。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计算遍数,用选举开票的方法,每读一遍,用铅笔在书的下端画一笔,便凑成一个字。不过所凑成的不是选举开票用的‘正’字,而是一个‘读’字。”

“这在我又感到一种愉快,这愉快也足可抵偿笨读的辛苦,使我始终好笨而不迁。”

——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的文字平易温润,对于读书,他也拥有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独到见解。但凡读书,每读完一个章节总要复习一遍,读到第三个章节,还要把前面两个部分再复习一遍。就这样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反复地读,反复地温习,谓之“重复法”。

 

 

 

  马克思纪念图书馆。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朱光潜

美学家朱光潜鼓励大家多去读诗,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学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对此,他打了个优美的比方: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象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扶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象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