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中国有他们,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明知困难重重,可他们偏要以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解救这个国家于落后与危亡之中。
他们,是36岁创办《新青年》的陈独秀,是27岁撰写《青春》的李大钊,是25岁主编《湘江评论》的毛泽东,他们是蔡元培、胡适、傅斯年.......是一大批以救国为己任的热血青年。
1919年5月4日,他们高呼着:“无论是谁,要是敢忘我国家,灭我种族,我们就跟他们血战到底!”,如一道闪电照亮天空,这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高高擎起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这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冲决了禁锢思想的罗网,形成了丰厚而伟大的精神资源。
正是他们,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一部思想解放的史诗。
一百年转瞬,时光流淌到今天,
中国有他们,转换了身份,但没有转换青年精神的本质。
他们是人民军人,热血戎装,挥洒青春。
战争年代,他们舍生忘死,冲锋在前,
和平年代,他们戍守边疆,保卫家园,
危难时刻,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
他们运动员,挥洒汗水,拼尽全力。
荣耀时刻的背后,有他们永不放弃的拼搏,
也有他们身上一道又一道的伤痕。
中国还有无数这样的青年人,他们或是医疗工作者、快递小哥、消防员、教师、学生......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普通人。
青春的脚步,青春的速度,青春的活力,青春的激情,在他们的身上尽情体现。
一百年前,中华民族错过了很多机会,
但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又抓住了很多机会。
自五四运动以来,青年,一直以自己的敏锐和热血青春推动历史进步。
百年后的今天,青年,也必将与这种进步一道成长,肩负起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责任。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编辑:徐子茗 李海鹏)
(徐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