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46.02亿元,同比增长16.4%;生产总值为64.45亿元,同比增长近7%。从2009年的5亿元起步,中国纪录片行业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规模10年间增长了12倍。”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对2018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根据《报告》,互联网改变了纪录片的传播生态以及主流受众,如何打造纪录片发展的良性文化生态,成为业界必须面对的新课题。那么,在新生态环境中,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生产将何去何从?
新媒体重塑纪录片产业格局
“2015年以来,国际纪录片产业一直处于波动与调整中。这其中,新媒体为纪录片带来的变化尤为显著。”张同道表示。记者了解到,在美国纪录片行业,互联网新媒体群雄逐鹿,其中奈飞(Netflix)表现最为突出,2018年覆盖超过190个国家的1.48亿订阅用户,收入16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利润更是高达16亿美元。
另据媒体报道,4月5日,由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英国BBC电视台主持人大卫·爱登堡配音的8集自然纪录片《我们的星球》在奈飞上线播出。对此,外媒评论认为,这意味着BBC电视台由纪录片建立起来的品牌核心已被动摇,流媒体进军纪录片领域的势头不可阻挡。为了应对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媒体,国际传统媒体纷纷变竞争为合作。如BBC电视台与美国探索集团合作,加入迪士尼自建的流媒体平台。与此同时,法国三大电视台也将联合推出自己的流媒体。
实际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较量与合作正席卷全球。在中国,新媒体同样成为改变纪录片产业格局的新力量。《报告》显示,经过前两年的积累,2018年,新媒体纪录片发展态势更为迅猛。这一年,新媒体机构的总投入约11亿元,同比增长83%,部分新媒体机构投入涨幅更是在200%至300%之间。新媒体机构在整个纪录片产业中的投入占比为24%,产值占比为19%,均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机构的生产体量实现两连跳:2017年跃居第三位,超过国有制作机构;2018年跃居第二位,超过民营制作公司。
张同道认为,新媒体机构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从具体作品来看也能印证这一点,2018年,由腾讯视频出品的《风味人间》以矩阵方式进行传播,点击量超过10亿次。《风味人间》导演陈晓卿在与张同道的对话中,分享了其创作这一纪录片的心得。他表示,这是借助腾讯的数据分析、观众画像、市场预判等技术,由大数据引导纪录片生产的一次有益尝试。“从结果可以看出,以新媒体方式生产的纪录片在观众互动、市场反馈方面,能够比传统媒体更迅速,而对创作来说,则可以做到更为灵活地调整。”
品牌意识增强
《风味人间》的成功,实际上也是品牌的胜利。在业界看来,纪录片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不断完善升级,必然需要经历从产品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阶段。而这一阶段,仅靠生产要素的集中还远远不够,更核心的是要通过整合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创造价值。注重具有持续开发空间的原创节目研发,并将之打造成品牌,这一运营趋势已成为业界共识。
张同道表示,纵观英国BBC电视台、美国探索频道等国际知名品牌,其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拥有专业化的制作力量,更在于源源不断的内容创新和项目研发,借此应对传媒格局的变化和观众的加速迭代。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也在形成品牌效应,如《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老广的味道》系列以及《人生一串》等美食纪录片,以及《故宫》《故宫100》《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围绕故宫打造的系列纪录片,均在传播上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陈晓卿看来,“品牌”的意义在于强调内容品质的重要性,与其说要打造品牌,不如首先端正纪录片的创作态度,“以谦恭的心理讲述好的故事。”陈晓卿认为,内容为王的时代永远不会过去。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业界已经意识到品牌的巨大价值,然而当下国内纪录片整体的创作品质还难以保证,无法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内容创新、品牌搭建仍需时日。
找好角度,讲好中国故事
对于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国际传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报告》认为,2018年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特点可概括为:题材样态寻求突破、国际合制常态发展、传播路径内外兼备、平台品牌搭建任重道远。
具体来看,2018年进入国际传播通道的中国纪录片主要集中在自然与人文地理、时政与科技创新、饮食文化等领域。尽管这一点在近几年来没有明显变化,不过相较十几年前中国向海外传播的纪录片题材主要围绕丝路、长江、长城、中国功夫等文化符号而言,如今纪录片的题材可谓大大拓展,而且在不断寻求新突破。
《报告》总结认为,中国纪录片通过与国际知名媒体合作,用精品提升其国际传播力,是当下中国纪录片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与此同时,抱团出海也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趋势,中国影视机构联合参加海外影展、在海外开办本土化频道、与国际合作合拍等方式有效打通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路径。
在国家地理中国区节目及制作总监王雁看来,“中国题材国际传播”需要平衡的是国际观众和中国故事的视角。“在国际传播发展到新阶段的今天,纪录片创作者应思考如何实现一种转换——从把中国故事传播给世界,到寻求更好的角度,为中国市场制作本土化内容,让中国故事同时在中国舞台和国际舞台上传播。”
(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