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七大主题活动:让传统遇见未来

今年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结合“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的主题,故宫博物院组织开展了大型艺术创作、百人篆刻、志愿者咨询与讲座、版画制作体验、音乐会、古建科技保护教育、古建馆展览导赏七大主题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发挥故宫作为博物馆文化中枢的职能作用。

故宫七大主题活动:让传统遇见未来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9-05-24 08:33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19-05-24 08: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志愿者为观众讲解(故宫博物院供图)

今年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结合“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的主题,故宫博物院组织开展了大型艺术创作、百人篆刻、志愿者咨询与讲座、版画制作体验、音乐会、古建科技保护教育、古建馆展览导赏七大主题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发挥故宫作为博物馆文化中枢的职能作用。

协作:故宫艺术现场

5月11日至18日,故宫博物院连续举办了6场针对不同年龄段公众的“故宫艺术现场”大型艺术创作活动,参与者合作完成了一组大型七巧板式立体装置作品。该活动是故宫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中的传统项目,至今已连续举办多年,深受广大公众的喜爱。

今年“故宫艺术现场”活动围绕“传统遇见未来”主题展开,以白、绿、黑、红、黄5种颜色分别对应中国传统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 分“水墨写意”“红色吉祥”“青山绿水”“素白雅瓷”“龙凤呈祥”5个主题。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千余名公众参与,他们在专业艺术老师的带领下,以故宫藏品为创作灵感,利用软陶、珍珠棉、马赛克等现代艺术材料进行拼贴,完成了612块独立画幅,并最终通过合作拼图的方式,将完成的作品组合成立体的“七巧板”装置。这种由平面到立体的“变身”,打破了以往活动中只能呈现平面作品的限制,凭借巧妙的创作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联结:百人篆刻活动

5月18日,来自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小学的学生在故宫博物院参加了一场以“传统交融·旗刻未来”为主题的百人篆刻活动。

印章从诞生到现在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由此产生的篆刻技艺作为一门艺术流传至今。为了让学生们深刻理解这一项中国传统技艺,老师引导他们以故宫藏印章文物为模板,现场进行篆刻。伴随着学生们的专注投入,一枚枚精美的印章在他们手下浮现出了细致的轮廓。随后,他们在故宫典藏的书画喷绘图上,用完成的印章钤上自己的一方印记。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领略了博大精深的篆刻文化,受到了紫禁城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

坚守:志愿者咨询与讲座

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者团队都会开展专场志愿活动。今年这一天,这群可爱的人依然活跃在故宫的各个角落。他们统一着装,在太和门、珍宝馆、雕塑馆等展厅专门设立的咨询台前,用满腔热忱为观众解答参观疑问、提供观展信息、宣传文明参观理念。

过去10余年间,故宫志愿者一直默默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为观众提供义务专馆讲解服务。2018年9月故宫家具馆开馆以来,一批优秀的志愿者加入其中。5月18日,故宫资深志愿者结合往日的研究和讲解经验,为预约观众带来了精彩的《阅读家具馆》主题讲座,为观众深度解读家具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明清家具知识。

交流:版画制作体验

5月18日,“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国际版画交流项目汇报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开幕。展览荟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版画艺术家作品,呈现风格多样的艺术风格,加强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

一场大型版画制作活动同期举办。百余位公众追随展览中各国艺术家的脚步,进行版画艺术创作。在了解了版画制作原理与流程后,参与者们分别尝试了丝网印刷、活字凸版印刷以及木刻版印刷等制作技法,最终完成了帆布袋、书签和签名版画等作品。经过学习与体验,参与者领略了各国精品版画的风采、体验了版画的制作乐趣。

歌唱:紫禁城合唱音乐会

5月18日,随着《爱我中华》那熟悉的旋律,一台精彩的合唱音乐会在故宫箭亭广场唱响。中国音乐家协会爱乐乐团合唱团为广大观众奉上了一场音乐盛宴。音乐会上,合唱团员以歌声直抒胸臆,带来了10余首经典爱国曲目,《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天路》《故乡是北京》等耳熟能详的歌曲以及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打动了现场观众,全场观众齐声合唱。

实践:古建科技保护教育

灵沼轩是故宫内形式独特的近代建筑,其设计形式和材料均反映出丰富的时代信息,是中国首例水族馆式的“水晶宫”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3月,故宫博物院正式启动 “延禧宫研究性保护项目”。5月18日,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联合故宫文保科技部、清华大学专家在灵沼轩开展“水晶宫里的秘密”古建筑科技保护知识青少年教育活动。首先,由古建部专家介绍灵沼轩建筑历史概况、文保科技部专家介绍文物保护工作在开展具体保护干预措施之前需要完成哪些检测;然后,来自故宫和清华大学的5位老师带队,10名学生分成5个组,现场实地完成取样分析工作,金属、石材、玻璃、瓷砖、灰浆5种类型材料通过简易的检测设备识别其中的化学元素,通过完成样品信息记录表更好地理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流程;最后,由学生分组汇报所见和所学,老师点评,揭开水晶宫建筑内部的秘密。

看展:古建馆展览导赏

在东华门,由故宫博物院的古建专家为公众提供东华门古建馆的导赏活动,带领公众参观样式雷烫样、图档、琉璃构件、天花、铜饰件、内檐装修等建筑文物。这些展品承载着历史技艺,从不同角度展示出明清时期宫殿建筑的华美与考究,构建出明清盛世时辉煌灿烂的皇家宫殿。同时,古建馆还设有临时展览“故事集:古建工程师的一甲子”,以“于倬云的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之路”为主题,选取于倬云先生职业生涯中若干重要事件,置于大时代背景之中,讲述故宫文物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以及于倬云先生与同仁们在这一过程中的思考、付出与成就。(翟 群)

(翟 群)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