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这句话最好地阐释了亲子阅读在亲子关系和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三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大人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爸妈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
又到六一儿童节,让我们通过那些亲子教育、亲子共读的经典文本,来开启一场与孩子一起的阅读之旅!也许最好的亲子关系,便是在阅读中共同成长。
《卡尔·威特的教育》
该书写于1818年,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早期教育的文献。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天才式人物。但他的成就并不是由于天赋的高超,而是有赖其父亲老卡尔的教育。老卡尔坚信,天才是后天培养的,因此以自己独创的教育方法教育儿子,并获得成功。这本书写的即是小卡尔14岁以前的成长过程及老卡尔的教育心得和教育方法。
纵观和回顾老卡尔的教育秘诀,其实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的教育完全是化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中国人在家庭教育中所主张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不谋而合,也就是亲子教育的关键环节其实就在吃喝玩乐之中。
来看看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吧:如果孩子表现好,就能得到棒棒糖、炸鸡、冰激凌……这样用食物激励孩子的方式是不是经常会出现呢?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中,让我们来看看对吃喝的观点。虽说小卡尔在两岁之前吃素,而现在的爸爸妈妈显然有更多的科学饮食方式,书中还是着力主张吃饭的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小卡尔养成的自律习惯。
老卡尔认为,不能让吃东西成为小孩成长的绊脚石。因为对大多数家长来说,也许吃东西是让孩子静下来的一种方式,而且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多吃,毕竟是在长身体时,吃得越多长得越快。这可以理解成一种对孩子的关切,但这其实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关切,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还有可能让孩子养成对食物的过度依赖。
要知道,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进食之后,头脑就会比平时迟钝一些。这是因为吃过东西后,血液会流向胃部,帮助食物的消化与运输。相对的,留在大脑部分的血液循环就会减少。老卡尔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不同的是,对成人来说这可能只是短暂的半小时或一个小时的过程。但对于孩子来说,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越长。
这并不是说不要给孩子吃饭,而是要培养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做到三餐吃饱,即可保证营养的充足。坚决不能给予过多的食物,尤其是不能把吃东西当成哄孩子的一种方式。老卡尔在这方面很注重,孩子的两顿正餐之间是不给零食或其他食物的,只会给他补充水分。这不仅仅养成了小卡尔规律的饮食习惯,同时也锻炼了他抵御诱惑的能力:不在其他时间进食更多的东西。即使到别人家做客,他也能坚持做到不乱吃东西,也不在正餐以外的时间吃东西。
时至今日,很多父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抵御诱惑的能力的重要性。其实,这一切从孩子出生就已经开始,而这一切的引导者就是父母自己。
另外,从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老卡尔对学习的观点就是培养兴趣,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玩乐中寻找更多的乐趣。他所主张的教育方式就是游戏,这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对小卡尔的思想品格教育也融化在了游戏之中。
当然,玩乐的意思并不等于随便乱玩,父母要有意识有准备地创造游戏。老卡尔说过,父母要对孩子负责,要做好所有的准备之后,才来迎接他的到来。从老卡尔的教育中,我们就能发现,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一日之功,他成长的每一天都需要父母用尽全力。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认为,把学习融入游戏首先得让孩子玩得开心。只有玩得开心,才能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情和性格。也只有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孩子才能更快更主动地去接受和学习。不管是他自己做的白纸墙,还是他做的趣味卡片,或者木质六面体,又或者带着孩子去大自然,跟孩子玩情景模拟游戏,或者角色扮演,老卡尔始终不渝地用心创造每一个场景,也一直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好的启蒙者。
通过对孩子心理的研究,他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也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于是他把孩子需要的通过孩子想要的方式传给孩子。老卡尔会让孩子每天安静地学习一段时间,从最开始的20分钟,到后来的三个小时。
每天让孩子待在书房学习的时间决不超过三小时,时间到了之后,老卡尔就会让孩子停下学习,换做其他事情。然而,就是这么每天三个小时,却养育出了一个天才少年。小卡尔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并通晓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擅长数学。九岁时他进入了莱比锡大学,十岁进入哥廷根大学,年仅十四岁就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卡尔·威特的教育》之所以在亲子教育领域具有如此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正因为全世界的父母都很想要知道,老卡尔是怎么利用每天的这三小时做到的这一切,更想知道每天三个小时的学习,为什么能超过大部分花费更多时间学习的人。
老卡尔说,过长的学习时间会消磨掉孩子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但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能因贪图一时之快,而舍本逐末。要让孩子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和乐趣,知识的积累是靠效率,而不是单纯时间的积累。这样的观点,显然跟当下绝大多数的“鸡血式”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窗边的小豆豆》
这是小豆豆的故事,亦是女作家黑柳彻子本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种教育理念的实现和一个完整地保护了一群孩子童年的故事。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当初的写作与这本书的传播历时久远,它所承载的某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关怀,没被时间冲淡,反而在时间的涤荡中日益显出光辉。
《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另类女孩,在世俗眼里肯定不是个好孩子,她刚上小学一年级便被学校强制退学。她凭着爱好执拗地去欣赏自己认为有趣的一切事与物。她执着果敢,待人待物充满热忱,妈妈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带着“顽劣”的她来到巴学园入学。在这所怪怪的小学校里,有一个怪怪的校长小林先生。在校长面试小豆豆的第一天,奇迹发生了:这个“内向”的孩子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了四个小时,而这个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空间的校长竟然听了四个小时。小林校长对个体的极大宽容与欣赏,让这个在原本学校很少开口的孩子,逐渐找到了自信。这个开篇也将关于教育的一种反思极好地传达出来: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与建构离不开富有创造力的、特别的人,如果每个孩子从小就被规定要整齐划一,遵守所有的规则,那么最终教育出来的只能是一个模式化的产物,而不是活生生的心灵。
2001年,该书在日本的销量就已超过900万册,成为日本二战后最畅销的童书之一。自2008年翻译引进中国,今年已是《窗边的小豆豆》在中国出版的第11个年头。它迄今已破1200万册的发行纪录,创下了国内图书市场童书单本销量最高的奇迹。
让我们回到《窗边的小豆豆》创作的最初。
1937年,小林宗作先生用个人所得创办了巴学园这样一座小学,这个小学几乎是建立了一个保全所有学生童心、创造力与好奇心的乌托邦,这个学校在1945年的东京大空袭中被烧毁,而该书的作者黑柳彻子正是当年巴学园的学生。1981年,黑柳彻子满含深情地写作并出版了以巴学园和自己的童年经历为原型的《窗边的小豆豆》。这部自传作品记载了她童年时期在巴学园里的学习经历,书里还使用了日本绘本作家岩崎千弘的画作为插图。
巴学园有活泼的教育形式,教室设在电车上,座位不固定,由学生的喜好决定,每天的上课顺序也尊重每个孩子自己的选择。老师会带孩子们走向大自然和游历古迹,孩子们借此学到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与历史文化知识,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林校长的教育方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极富见地的。
比如,书中《小辫子》和《thank you》这两个章节写道:“小豆豆有些吃惊,这之前她还从没有听过‘对女孩要友好’这样的话……可是校长却对大荣君说‘要尊重女孩’”,“年轻人不是把小豆豆当作小孩子对待,而是看作一位成年女士来尊重。当这位男子弯下腰来的那一瞬间,小豆豆从心里感到了他的友好和彬彬有礼。在他的身后,是一片纯白的世界,无边无垠地伸展开去。”
由此可见,38年前的思考在今天仍有很高的价值。
书摘节录:
校长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对着小豆豆坐了下来,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
“想说的话?”小豆豆本来以为,也许校长先生会问些什么问题,让自己回答。当听到“说什么都行”,小豆豆开心极了,立刻开始说起来。说话的顺序,说话的方式,都有点乱七八糟的,但却是拼命地说着:刚才坐的电车跑得非常快;想要留下车票。恳求车站检票的大叔,他却不肯给自己……诸如此类的小事,小豆豆一件一件地说起来.校长先生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有时候还问后来呢,小豆豆越发开心,说个没完没了。但是慢慢地,终于快要没什么可说的了。小豆豆闭上了嘴,思考着再说点儿什么。这时,老师问:“已经没有了?”
小豆豆觉得就这样结束的话,未免太可惜了。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听自己说话,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没有了吗?”小豆豆的脑子在急速地转动。想啊想,终于,“有了!”她又发现了一个话题……
说完之后,小豆豆绞尽脑汁想啊想,但这回却是真的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小豆豆不禁有点伤心,这时候,校长先生站了起来,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小豆豆的头,说:“好了,从现在起,你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了。”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的时间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呵欠也没有打,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那时小豆豆还不会看时钟,但她也感觉到过了非常长的时间。如果她会看时间的话,一定会更加吃惊,而且会更加感激先生。因为,小豆豆和妈妈到学校的时候是八点钟,在校长办公室说完话,决定小豆豆成为这个学校的学生之后,校长先生看了一下怀表说,“啊,已经是午饭时间啦”。这就是说,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每个孩子本身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需要足够的营养才能长大。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是林文采博士亲子育儿观的核心。然而,这本书让人感慨良多的,还是身为一个妈妈,要牢记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父母总会以当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这句话,是不是能帮很多职业女性在出差的路上、加班的夜晚获得一丝内心安定的力量?在育儿信息和选择纷乱庞杂的当下,我们要清楚,这世间的事没有什么是最好的,相信自己已经做了能力所及的事便是最好的事。
第二件事:对孩子来说,一个“温和而坚持”的妈妈就是好妈妈。
这可能是回应当下“怎样做个好妈妈”的焦虑最好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对孩子有所责备,这是很正常的。只是,勉力做到不讽刺,不指桑骂槐,不带个人情绪,不翻旧账就很好。
让孩子在平静自在的环境中成长,逐渐展示出对自己、对他人、对周遭环境的“温和而坚持”的状态,是每一个妈妈要谨记的事。
第三件事:世上没一种叫作“非如此不可”的事。尤其是时间、金钱,完全取决于各人选择。当你的内疚足够大,你自然会减少工作量、减少应酬。当内疚并没有让你做出改变时,至少可以说,内疚没你内心的某些需要重要。不管妈妈最终做出的选择是什么,没有人可以批评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
一些读者,特别是一些已经做了妈妈的职业女性,会从林文采的亲子教育理念中获益,它们将把女性从家庭和事业中的挣扎里解脱出来,告诉你直面内心、做出选择,并可以无视周遭对你的评价。
第四件事:养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若你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问题。在那些焦头烂额、慌张无措的时刻,从这本书开始,很多妈妈会学着放松自己,走上一条身为父母的更从容的路径。
相关链接
亲子阅读书单:
《给孩子的故事》:
适读年龄:8-18岁
该书由作家王安忆选编。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王安忆的写作早年是从儿童文学起步,现在又在复旦大学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在书中,她凭借自己多年写作、教学的经验,在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中,选出25篇适合孩子阅读的短篇小说及散文,力求回到文学的源头,为孩子提供保有美学本能的故事。这也许是本与人们通常所见的儿童文学或青少年文学有很大不同的读物,编选者力求以一种平视的视角,正如序言所说,追求一种天真,不是抹杀复杂性的幼稚,而是澄澈地映照世界,明辨是非。《变焦2》:
适读年龄:3岁以上(需在家长陪伴下阅读)
一张接一张的图画,一次接一次的意外,一场接一场的惊喜,这本书绝不仅仅是场好玩的游戏。在短暂的阅读时间里,它将带孩子们走过一万年的漫长时光。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真是割裂的吗?合上书的瞬间,你会慨然长叹:在浩瀚的宇宙当中,人类的世界是如此妙不可言。
《植物学通信》:
适读年龄:5岁以上 (需在家长陪伴下阅读)
卢梭曾说自己有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植物学家。这部写于卢梭晚年的作品,名义上是写给一个5岁小女孩的,但同时它又是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尤其是作家文笔优美,对植物的讲解清晰有趣,无论大人小孩都能领略到阅读之美。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适读年龄:10岁以上
在翻译家傅雷的引领下,读者被带往几个世纪前的翡冷翠、罗马、荷兰、英国、法国……走近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开兹……感受杰出作品里蕴藏的精妙的造型语言和细微的情绪色彩,以及它们带给后世观者的心灵震动。
《中国古典诗歌吟味》:
适读年龄:9岁以上 (需在家长陪伴下阅读)
一般人以为诗只能整体欣赏,一加以分析就失去了诗的韵味。但是,在散文家朱自清看来,“诗是最错综复杂最多义的,非得细密的分析工夫,才能捉住诗意。”“若是囫囵吞枣的读去,所得着的怕只是声调辞藻等一枝一节,整个儿的诗会从你的口头眼下滑过去。”该书收录朱自清讲中国古典诗歌的文章,指点读诗的门径,透彻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
适读年龄:5岁以上(需在家长陪伴下阅读)
这是北大艺术系丁宁教授为非艺术专业的普通大众所做的西方艺术史导览讲解。全书用生动晓畅的笔触和精美的图片,讲述西方美术史中著名艺术家的生平趣事和创作世界及其最为经典和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愿你慢慢长大》:
适读年龄:100天以上
这本书是作者刘瑜写给自己刚满百天的孩子的信。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对追求快速与成功的社会认知的一种反思,并提供了对“慢”的清醒认识。其中有提给父母的12个最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对破解一系列亲子关系中的困惑不无裨益。
(陈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