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好评不断 第二期揭秘“天空之桥”平塘特大桥

以全方位视角展现祖国超级工程和边境风貌的《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第三季(简称《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正在优酷热播。继敦煌首航光热发电站之后,《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将镜头对准了主塔高332米的世界第一高墩——贵州平塘特大桥。

《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好评不断 第二期揭秘“天空之桥”平塘特大桥

来源:华夏晚报网    2019-06-25 10:27
来源: 华夏晚报网
2019-06-25 10: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以全方位视角展现祖国超级工程和边境风貌的《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第三季(简称《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正在优酷热播。第一期节目以独特的拍摄手法和记录视角向世人展示了“敦煌首航光热发电站”的雄姿,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不乏“宝藏节目”、“厉害了我大中国”、“向工程师致敬”等精彩评论。继敦煌首航光热发电站之后,《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将镜头对准了主塔高332米的世界第一高墩——贵州平塘特大桥。

图片1.jpg

贵州被誉为“桥梁博物馆”,世界排名前10的大桥,中国占了8座,其中有5座来自贵州。平塘特大桥作为贵州大外环的“闭环工程”,它的建成将平塘县至罗甸县的车程,由2个半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是横向连接贵州南部的交通要道。据平塘特大桥的总工程师王骞介绍,平塘特大桥的主塔高33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不仅打破了世界桥梁工程高度的纪录,更被业内专家和同行称为当今“最高、最美的天空之桥”,也是贵州的地标性建筑。

图片2.jpg

“要跨越高山和深谷,就只有通过桥和隧道来完成。”王骞拥有17年的桥梁建设经验,身为贵州人的他,明白桥梁对多山多谷的贵州而言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为了让平塘特大桥早日竣工,王骞无论刮风下雨都奋战在一线,对大桥各项施工环节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修路造桥是本职工作,作为贵州人,参与造桥是很体面、很荣幸的事,修桥铺路都是照顾人民的”,王骞的一句话将他心中的爱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提及家人,他的语速放慢了:“尽量抽时间来陪孩子,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他眼神里的温柔,以及对女儿的愧疚。也许是太久没有回家的原因,孩子的眼中透露出对父亲的陌生,让人看了有一丝心疼。

图片3.jpg

平塘特大桥的另一位主人公岳琳,是日本北海道大学土建系的高材生,也是平塘特大桥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这个项目上工作了3年之久。“我要报考大学的那年,中国发生了5.12汶川地震,当时我就想着我要学一些抗震方面的技术,然后回国,让我们国家的同胞不要有那么多的死伤。”在镜头前,岳琳讲述起了学习造桥的原因。学业结束后,她毅然回国投身到祖国的桥梁建设中。“偶尔也抱怨,上班很辛苦啊,偶尔也要爬高,很少回家,回家后父母也会抱怨,女孩子为什么学土木,但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让所有的辛苦是值得的。”岳琳的一番心里话,流露出她对国家、对桥梁建设的热爱,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巾帼不让须眉”。

图片4.jpg

除了平塘特大桥,《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第三季还将继续为大家讲述中国的超级工程建设故事。下一期节目,将走进蓝箭航天,见证第一台搭载“液化甲烷发动机”的民营火箭升空。感受你从未见过的中国,就在《最美中国 大有可观》第三季,每周二优酷独播。

(陈莉)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