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陈情令》:书写国风之美传递文化自信

近日,《陈情令》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剧中展现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发观众热议。这个夏天,《陈情令》通过书写国风之美,传递文化自信,树立正能量价值观,为观众们带来了一部有内核、有深意、有价值的精品剧集。

人民日报评《陈情令》:书写国风之美传递文化自信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06-28 10:09
2019-06-28 10: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陈情令》肖战饰魏无羡

 

  《陈情令》王一博饰蓝忘机

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还有利于加深受众的认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剧、网络剧聚焦国风之美,用人们熟悉的中国元素感染观众,让人在娱乐中了解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底蕴。

近日,《陈情令》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剧中展现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发观众热议。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魏无羡及其挚友蓝忘机锄奸扶弱、匡扶天下,完成自我成长的传奇故事。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陈情令》融入不少国风元素与传统礼仪,兼具娱乐性和观赏性,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

在服化道等细节上,《陈情令》颇具匠心。剧中五大家族均有其代表纹饰及特定的服饰妆容,如代表姑苏蓝氏的卷云纹,代表云梦江氏的九瓣莲花纹,代表兰陵金氏的牡丹纹,都是古代传统纹饰。而蓝氏家族佩戴的抹额,亦是自秦始皇时期就有的传统,根据《中华古今注》中记载,“秦始皇巡狩至海滨,亦有海神来朝,皆戴抹额绯衫大口袴,以为军容礼,至今不易其制。”以往影视剧中较为多见,比较典型的是在87版《红楼梦》中,贾宝玉、王熙凤等人便时常佩戴抹额。此外,剧中主要角色的名、字、号使用,也引发了观众积极的讨论。

剧中重要道具之一是,主人公蓝湛所使用的七弦琴忘机,又名古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陈情令》的热播,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欣赏古琴艺术,有助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以往也不乏植入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为什么《陈情令》中的国风元素会收获如此多的好评?因为《陈情令》不仅呈现了传统文化之形,更呈现出中华民族之魂。

剧中江氏家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取自孔子《论语·宪问》“知其不可而为之”; 张岱在《四书遇》解释为“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作为剧中主人公,魏无羡一生秉承江氏家训,从中能看出本剧想要表达的态度:无论结果与否,能与不能,只要有勇气去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这也是当代青少年所需要的精神和担当。

剧中主人公们历经种种危难,依然不忘初心,成功破获阴谋,不拘泥于小情小爱,将每个人的成长都与家国情怀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向青少年传递出少年侠气、家国天下的价值观。

《陈情令》对传统文化的根植是可贵的,其中彰显的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华人民的风骨,这种文化自信更应该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和传承。当青少年对文化充满自信,文化才能得以不断传承。

这个夏天,《陈情令》通过书写国风之美,传递文化自信,树立正能量价值观,为观众们带来了一部有内核、有深意、有价值的精品剧集。

(文/胡鑫)

(胡鑫)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