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亿元,这是截至6月30日今年内地电影上半年的总票房,比去年总票房的一半略高。然而,今年1月至5月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出现了自2011年来的首次下降,这让许多人开始担心起来。不过,多数业内人士对此仍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数据的变动表明市场趋于平稳,观众日渐成熟,中国电影正在为下一次的加速积蓄力量。
现状
观影人次下降剧组开机减少
根据猫眼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5月中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增速均为负,是自201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今年1月至5月,中国电影票房(含服务费)累计270亿元,同比下降约3%;观影人数为6.89亿人次,同比去年减少约1亿人次。
观影人次减少1亿,这个数据不禁让很多电影人眼前一黑。这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中国观众是否正在远离电影院?
“票价感觉涨了很多,以前有票补的时候,平均价格15元,现在30元起步,怎么看?”“《复联4》之后就一直没什么高质量的片儿了。”“2019年是我给国产片掏钱最多的一年,然而真正让我觉得满足的,目前也就《流浪地球》。下半年也就带老爸去看《八佰》,自己去看徐克的《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剩下的没啥想看的了。国产片就这样,电影的数量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扩展。”翻看网友对电影票房数据的高赞评论,对票价、影片质量的不满比比皆是。
电影人同样感受到了困难。在刚过去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直言,今年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光线影业董事长王长田颇有些自责地表示,自己此前预言会有上千家影视公司倒闭太像“乌鸦嘴”,“我们现在有两万家影视公司,有的刚成立不久,还没来得及做事就先关门了,有的是撑不下去,正在倒闭之中。”
“以前横店一个月可能有一千多个剧组同时开机,现在只剩下几十个。有的小影视公司原来同时做好几个项目,现在一年到头就攒一个项目,如果不行,整个公司就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曾经从事影视宣传的任女士透露。
原因
上半年爆款影片少得可怜
好影片补给不足,被认为是造成这场行业危机最大的原因之一。“除了春节档《流浪地球》等几部国产片,以及后来的《复联4》,今年上半年就没什么爆款影片,观众觉得根本没必要去电影院。”影院从业者张淼直言,今年上半年的一些影片虽然阵容豪华,卖相不错,但口碑比较一般,严重降低了观众去影院观影的积极性。
“就连《雷霆沙赞》《X战警:黑凤凰》《黑衣人》这样的大片都表现疲软,剧情缺少新意,观众根本提不起来兴趣。”张淼说,现在流媒体很发达,很多电影上映一个月后,观众就可以在电脑、手机上看到,这渐渐成为很多人的主流观影方式,不一定非要去影院。
2019年以来,尽管市场上出现了《流浪地球》这样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现象级大片,但独木难成林,除春节档之外,其他档期均令人失望,清明档、五一档、端午档的票房总量均低于预期,相比去年同期均出现明显下滑。在上半年的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除了春节档的几部影片,还没有一部国产片加入10亿元俱乐部。截至6月30日,今年内地总票房是310亿元,略超去年总票房609亿元的一半。此外,随着资本市场降温,电影融资变得愈发困难,一些中小成本影片很难拿到投资,开机率大幅度下降。
应对
发行放映可推行深度改革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对目前形势仍持乐观态度。“票房和观影人次的暂时下降是很正常的,任何事情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中国电影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肯定会有倒退、重复的时刻,不能因为这一次数据下降就否认整体的发展。”张淼认为,这反而证明中国电影正在调整节奏,准备迎接未来的自我超越。
“这件事也有积极的一面,证明我们的观众越来越成熟,不是盲目看电影了。要是当年的《捉妖记》放在现在,大家肯定觉得一般了。今天的观众能够欣赏各种类型题材的影片,不管战争片、纪录片还是动画片都有市场,这能刺激制片公司更好地去制作影片,而不是追逐流量明星。”新丽影业总裁李宁的回应也显得信心十足,“市场趋于平稳,观众越来越成熟,我们并不担心中国电影会有什么危机。”
“电影公司不要想项目要做得多大,而是应该关注如何能做得更准确、更完善,4000万元的投资,演员可以不用大咖,用更符合剧情的人选,小兵立大功。”开画影业董事长许一顶说,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影视公司也应该去积极面对变化,“比如要更关注四五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以及成为主流的90后观众,创作时多思考他们想看什么样的电影。还有多开辟介质不同的内容,电影、网络大电影、网剧甚至短视频都可以同时推进。”
推进电影行业在发行放映上的深度改革,也被更多人呼吁。王长田在上影节上曾建议调整票房分账比例,将5%的电影专项基金全部给片方。电影产业研究专家蒋勇建议,相关政策可否再优惠一些,“之前组织郭帆等青年导演去好莱坞参观学习,也非常值得继续做下去。”此外,他认为可以尝试自主发行、分线放映制度:“每个院线可以放不一样的影片,让观众看到更多不同的好电影,北影节、上影节观众抢票这么积极,说明好电影相当有市场。”
(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