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8日报道:近日,英国国宝级小说家约翰·勒卡雷回忆录《鸽子隧道》由文景出版,书中除了讲述作者如何在年轻时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还记录了他人生中近四十个刻骨铭心的片段,有他采访狱中恐怖分子、跟着战地记者藏身壕沟等等。
19岁时,还在英国伯尔尼大学读书的勒卡雷有一天被邀请到校长办公室,校长给了他一杯雪莉酒,接着又给个“去伦敦见几位有趣朋友”的机会。当他接受这个提议之后,就收到了一封印着官方压花、显眼醒目、双面密封的淡蓝色信封,邀请他前往白厅的某处。他的间谍生涯就从校长办公室的谈话开启了。
约翰·勒卡雷被不少人称为间谍小说第一人,在做间谍期间他就着手小说创作,此后更是专职写作。1963年,他以第三本著作《柏林谍影》一举成名,从此奠定文坛大师地位。他的很多作品,例如《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夜班经理》《永恒的园丁》《女鼓手》等等都被成功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
约翰·勒卡雷
为何他会如此深谙间谍小说的“门道”?或许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在回忆录《鸽子隧道》中,勒卡雷讲述了童年时期母亲出逃,父亲总是处于债务危机、制造骗局并在世界各地多次被抓,迫使小约翰仔成长过程中不断伪装自己,“窃取”同学、同事的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给自己拼凑出新的身份,甚至到了需要伪装自己父母双全的、拥有饲养了小马驹的安定家庭的程度。
恰恰因为这些,再加上伊顿公学、伯尔尼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教育背景,使约翰·勒卡雷成为秘密情报机构最理想的招募对象。作家在书中回忆说间谍行动并未带他走进什么秘密领域,因为逃避与欺骗一直是他童年时期必不可缺的武器,他已经是经验丰富的间谍老兵了。“当秘密情报世界前来认领我的时候,我才感觉真正回到了家中。”
所有作品都曾以“鸽子隧道”暂命名
既然是作家的回忆录,取名《鸽子隧道》是否别有深意呢?“我的所有书几乎都曾经以’鸽子隧道’作为暂定的书名。”勒卡雷回忆。“鸽子隧道”这个意象源自他15岁时和父亲到蒙特卡洛的赌场,发现了有一种鸽子天生就被培养成狩猎游戏的靶子,它们飞越专门修建的漫长隧道,而出口就是猎人们的枪口。那些未被射到的,或者只是翅膀受伤的鸽子,会去做鸽子们本该做的事情:回到它们的出生之处,也即赌场的屋顶,在那里,周而复始的陷阱正等待着它们。“鸽子隧道”仿佛间谍活动中的某种代号,隐喻着“冷战”时期终极的隐秘和虚无。
以间谍身份亲历“冷战”的作家勒卡雷在书写历史这件事上有着经历和写作的双重优势。间谍身份赋予他观察站在历史中央的大人物们,如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意大利前总统弗朗切斯科·科西加等撼动国际政局人士的机会。他亲临历史现场,目睹过中东残酷战争与冷血杀伐;他跟着战地记者藏身壕沟,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他采访狱中的恐怖分子,却被对方堵得哑口无言;他目睹苏联巨变前后的社会,感慨万千……
而作家身份赋予他细致和独特的观察和记录视角。和一般作为类型文学的间谍小说不同,作为一个清醒的亲历者与过来人,他始终关心“间谍”作为具体的、脆弱的、血肉丰盈的人的一切。他既不遗余力地控诉与揭露冷战意识形态及国际关系的互惠原则如何宰割、扭曲、遗忘、抛弃鲜活的个体,也用尽全力把间谍从一个符号、一种功能性存在还原成一个有名有姓、有爱有恨的人。
勒卡雷就《夜班经理》这部以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为背景而创作的小说接受采访时,他说:“作为普通人,作为作者,我都等不及冷战结束。那时,人们说一定没什么素材可以供我继续创作了。那是冷战方才结束时的蜜月期,人们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变好、会变安全,间谍活动也将成为历史。但恐怕我并不认同这一点……”
当他面对前情报部门的同事因为他作品中披露的一些组织内部事件导致情报组织“荣誉受损”而产生的愤怒指责时,他心里反击:“如果你是个努力探索国家灵魂的小说家,那情报局也不失为一个合理的观察对象。
与导演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夜班经理》《永恒的园丁》《女鼓手》等等都被成功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在《鸽子隧道》中,勒卡雷回忆了很多他与大导演和明星们之间发生过的有趣故事。
回忆自己和执导过《斯巴达克斯》《闪灵》的大导演库布里克交往的趣事:库布里克遗作《大开眼戒》之所以会问世,是因为后来勒卡雷拒绝了他邀请自己撰写二战时期间谍电影剧本的要求——被拒绝后,库布里克马上邀请勒卡雷到他的乡间大宅邸商量《大开眼戒》该如何影视化。库布里克和勒卡雷一边四处闲逛,一边讨论《大开眼戒》的拍摄问题。勒卡雷认真地提出各种设想,具体到二十年代的维也纳,具体到高贵女士与主教宫的晚宴,还有奥地利贵族宅邸的狂欢……勒卡雷讲了很久,库布里克最后却说了一句“我想我们要在纽约拍。”
1965年,《柏林谍影》上映后,勒卡雷去参加他所畏惧的法兰克福书展。厌恶密集宣传的他正独自呆在酒店里生闷气,突然有个电话找他,“弗里茨·朗在楼下等你”。勒卡雷怀疑弗里茨·朗是那个早上见过面的面目可憎、喋喋不休文学圈八卦的作家,本想挂断电话,却听到电话里纠正道“是电影导演,弗里茨·朗”,勒卡雷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我这时的反应,大概跟听到她对我说歌德在楼下等我也没什么区别了”。
《鸽子隧道》近期刚由文景出版,“间谍生涯与小说写作其实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者都要随时准备好去窥视人类的罪过,以及通往背叛的种种途径。”写于书中的这句话,也映衬了他的人生故事,他既是作家约翰·勒卡雷,也是间谍大卫·康威尔。
(熊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