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周的2019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今晚将落下帷幕,这标志着这个创立于2010年的品牌走完了它的第一个十年。十年前,南洋模范中学的高中生于任超作为上海学生交响乐团的首批成员之一,首次登上夏季音乐节的舞台。自此,他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年的音乐节,如今的他已成为上海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
十年不长,但足够让一个少年长大成才,让一个品牌焕发光彩。上海夏季音乐节创立之初,就对标柏林森林音乐会、伦敦BBC逍遥音乐节、波士顿坦格伍德音乐节等世界著名的夏季音乐节,通过高质量的演出和精心的策划赢得“高起点”。上海夏季音乐节打出“古典跨界”的鲜明旗号,用通俗有趣的演出、轻松的表演形式以及亲民的票价来拓展观众群,并坚持耕耘音乐教育项目,打响独树一帜的“上海文化”品牌。
世界名团接踵而至
今年夏季音乐节的艺术装置“竹林”吸引许多观众驻足,一根根竹子上交替显现过去十年来过上海夏季音乐节的代表性艺术家和音乐团体的名字: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西东合集管弦乐团、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
2015年,成立于1842年的纽约爱乐乐团成为夏季音乐节首个“驻节乐团”,到今年已经连续第5年来到夏季音乐节,贡献了两场精彩的演出。纽约爱乐音乐总监梵志登感慨:“每次到上海,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随着夏季音乐节国际影响力的攀升,越来越多名家名团接踵而至。今年,著名的BBC交响乐团首次来到音乐节,由75岁的安德鲁·戴维斯爵士执棒,连演两晚。作为东道主的上海交响乐团今年贡献了多场演出,其中一场是与指挥大师迪图瓦、德国声乐名伶乌特·兰帕合作的《七宗罪》。乐评人顾超对这场音乐会印象深刻:“迪图瓦棒下的上海交响乐团,细节丰富而处理恰如其分,上交的表现已经让不少‘世界名团’颇感压力!”
古典跨界拓展舞台
在上海夏季音乐节,古典音乐不再“高冷”,而是如同一场夏日“狂欢”,以轻松有趣的面目吸引年轻人。十年来,夏季音乐节呈现了200场演出,吸引了20余万现场观众,更通过网络直播辐射到更大人群。今年在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亮相的韩国钢琴家赵成珍说:“我参加过许多欧洲夏季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年轻的氛围、跨界的活力,都令人惊喜。在这里,我看到了古典音乐的未来。”
创立之初,夏季音乐节就确立了“古典跨界”的定位并坚持至今。在这个舞台上,谭盾曾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和杭盖乐队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交响摇滚”;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曾带着他的乐队一起演绎电影《情书》《四月物语》里的音乐……
十年来,上海夏季音乐节迈出从引进到自主制作的脚步。电影音乐会是夏季音乐节上广受欢迎的跨界演出形式,音乐节聚焦过《红白蓝》三部曲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御用配乐大师普莱斯纳,也请来过《水形物语》配乐、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亚历山大·德普拉,吸引了许多热爱电影的人走进音乐厅。去年,夏季音乐节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自主制作,将诞生于上海的动画经典《天书奇谭》搬进音乐厅,赢得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好评。
亲民的票价也是吸引人们走近夏季音乐节的原因。2010年,首届音乐节诞生在汾阳路淮海中路的巨型帐篷中,最低票价只要30元。如今,黄浦区城市草坪音乐广场成为夏季音乐节的固定场地,今年安排了7场音乐会,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预约。演出汇集世界各地的知名艺术家,常常是预约通道一开放就被秒抢一空。
发掘青少年的才华
夏季音乐节不仅吸引了年轻观众,更为热爱音乐的青少年群体铺设一方“梦想舞台”,在他们心中播下音乐的种子。十年来,上海夏季音乐节已孕育出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学生合唱团、上海学生民族乐团、上海夏季音乐节学生节日乐队四支学生音乐表演团体,涵盖了不同音乐表演形式。在首届夏季音乐节,学生交响乐团就诞生了,人员相对固定。而学生节日乐队则每年重新招募,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加入其中。此外,每年夏季音乐节都有许多青少年志愿者,他们在幕后辛勤忙碌,接待艺术家、引导观众、担任小记者。
今年,上海夏季音乐节还新增了青少年乐评团,他们撰写的乐评视角独特、表述真诚,得到资深乐评人的称赞。
夏季音乐节见证了许多青少年的成长。2016年参加首届“小作曲家工作坊”的女孩廖书文,如今是曼哈顿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的学生。去年工作坊的成员蒋曦健,已拿到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这个夏季音乐节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的青少年教育项目中,“小作曲家”们在导师的引导下,用7天独立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并在音乐会上由职业演奏家呈现,让成年观众也惊叹这些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蒋曦健说:“‘小作曲家工作坊’对我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我在这里爱上了作曲,有了创作的自信。”
过去十年,上海夏季音乐节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然而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深知:要让一个文化品牌真正发展壮大,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定位、严守标准、把控质量,才能逐步累积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十岁的上海夏季音乐节还很年轻,但BBC交响乐团团长保罗·休斯看到了它的无限潜力。“这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音乐节,它的下一个十年值得期待!”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