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简史

在引发观剧热潮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导演在片头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时间,既突出了剧中主题,又渲染了紧张气氛。分段计时制度下,人们最为熟悉的“十二时辰制”大约产生于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后,由当时参加改历的天文学家首先提出。

“十二时辰”简史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19-07-26 08:50
2019-07-26 08: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在引发观剧热潮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导演在片头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时间,既突出了剧中主题,又渲染了紧张气氛。大家对这日晷所指示的“十二时辰”有多少了解呢?

青年君今天给各位梳理中国古代的“时间简史”,全文约2700字,可能需要花费您60个“弹指”、或1200个“瞬倾”、或24000个“刹那”的时间阅读。

  《长安十二时辰》第一集片头

十二时辰制

在我国古代,基于日月运行以及人类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规律划分的分段计时制度,是沿用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计时法。

分段计时制度下,人们最为熟悉的“十二时辰制”大约产生于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后,由当时参加改历的天文学家首先提出。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这套计时方法为人们所接受并沿用下来,《汉书·翼奉传》中载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后又进一步简化为“午时”等,用十二地支单独命名。此外,人们还用“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样更加形象的别称,分别对应子时、丑时、寅时等十二时辰。

百刻制

十二时辰制是依据太阳的方位或出没状况来判断的,在阴天或者雨天就让人难以判断时间。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漏刻,用来记载时间。

漏刻的使用方法大致是这样的:将一昼夜分为100刻,夏至白天60刻,夜晚40刻;冬至白天40刻,夜晚60刻;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当白天开始时,将漏壶装满了水,在水面上漂浮着一根带有刻度的箭。随着壶水的下漏,浮箭便逐渐下沉,从壶口读出各个时刻箭上的刻数以报时。

漏刻单独计时曾经使用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将百刻分为十二等分,每一个时辰为八大刻加1/6刻,每刻约14分24秒,这1/6又称为小刻,古人就是用这种办法使二者统一起来。作出这个规定以后,人们在计算时间时,就统一用某时某刻来表示。

到了清代初期,清政府正式规定一日为96刻钟,一个时辰分为八刻,一刻为15分钟。至此,沿用千余年的百刻制“寿终正寝”,“一刻”钟终于由14分24秒成了今日的15分钟。

更点制

再来说一下“更”。中国古代五更记时开始很早,《汉旧仪》就有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的记载。虽然出现年代较早,但是明确见诸历法者,一般以唐代初期《戊寅元历》为开端。

在李淳风的《麟德历》中,给出了计算更点的规定:甲夜为初更或一更,乙夜二更、丙夜三更、丁夜四更、戊夜五更。一更(初更)指戌时,即晚上七点到九点;二更指亥时,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三更指子时,即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四更指丑时,即第二天一点到第二天三点;五更指寅时,即第二天三点到第二天五点。

1 2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