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工刺绣: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思变

“妇女积极主动融入手工技艺传承创新中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的跑道,使中国古老的刺绣业繁荣似锦,大放异彩。中国刺绣又称丝绣、针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只有把文化变成文创产品投入到市场里面,有人买你的产品,你的手艺才能传承下去,尤其是刺绣。

中国手工刺绣: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思变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8-03 08:5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08-03 08: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妇女积极主动融入手工技艺传承创新中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的跑道,使中国古老的刺绣业繁荣似锦,大放异彩。”全国妇女手工编制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元 自信地说道。

图为蒙古族绣年现场“作绣”。 张玮 摄

  图为蒙古族绣年现场“作绣”。 张玮 摄

8月1日—2日,首届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举办,期间召开的中国手工刺绣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刺绣“大咖”纷纷建言献策,共同探讨中国手工刺绣这门传统手工艺在现代价值中的创新和思变。

中国刺绣又称丝绣、针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在中国,除了"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等地方名绣,和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等民族刺绣。

陈元 说:“中国传统刺绣手工艺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中占了重要地位,本质上这些手工艺是人类文明知识工艺文化的传承,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造物艺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刺绣文化产业,更好地将文化做强,实现国民经济有效上升。”

“建立创新设计与产品生产为一体的刺绣产品发展平台,为刺绣业与旅游业结合搭建创新出新品、有文化故事的刺绣作品。”陈元 建议道。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宏复表示,文化的创新创意非常重要,把各民族在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放到各手工艺类型的创作里面,由设计师来设计民族产品,绣娘来完成制作。

“只有把文化变成文创产品投入到市场里面,有人买你的产品,你的手艺才能传承下去,尤其是刺绣。”李宏复说。

“苏绣皇后”姚建萍分享道:“目前,全国刺绣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们想营造的是东方的生活,让艺术更生活,让生活更艺术。所以不断地做一些推广和互动体验,在服饰、嫁衣、手表、茶具上,让刺绣艺术来引领产业的发展,创作出符合时代的审美,另外我们弘扬非遗文化,开发衍生产品,创作一些优秀品牌,把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张玮)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