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合音乐集团以“音乐+科技”为发展模式 推出多项发展计划

8月20日,太合音乐集团在北京举行年度新赏,展示了以“内容生产+版权发行+音乐演出”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运作,以“音乐+科技”为发展模式,构建完善的多元化音乐生态策略。刺猬乐队、杨乃文、Click#15、刘惜君+杨海崧、吴克群、MIC男团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人、乐队献上精彩演出。

太合音乐集团以“音乐+科技”为发展模式 推出多项发展计划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08-22 09:27
2019-08-22 09: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际在线消息:8月20日,太合音乐集团在北京举行年度新赏,展示了以“内容生产+版权发行+音乐演出”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运作,以“音乐+科技”为发展模式,构建完善的多元化音乐生态策略。

太合音乐集团总裁徐毅称之为“太合模式”——从多元化的A&R(艺人和产品)出发,用DMH系统让音乐作品触达全球各大音乐市场,在全介质、多场景的播放环境下,提供版权管理和分发服务。再通过livehouse、音乐节等不同阶梯及规模的演出形式,以票务、制作、投资、场地运营等全方位的服务,推动音乐人及合作机构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持续发展。

  音乐+科技 太合音乐推出DMH平台

活动现场,太合音乐集团推出了基于自有版权业务的数字音乐分发布平DMH,提供“内容DIY管理、国际ISRC编码申领、线上发行推广、版税收益结算、音乐数据分析、付费用户运营”等一站式版权管理分发服务,既可以解决曲库标准不统一、分发形式不规范等行业痛点,又可以提高内容推送的产业效率。

这是太合音乐承载“科技+音乐”模式的重要产品。据太合音乐集团高级副总裁刘鑫介绍:“截止目前,DMH平台已有16万个厂牌,169万张入库专辑,1345万首入库歌曲上架,总使用次数超100亿。”

除了DMH发行平台,太合音乐集团还积极打造了互联网音乐服务矩阵,通过旗下千千音乐、Lava、Owhat等平台扩张音乐服务场景,积累视听互动、场景音乐、粉丝服务等音乐大数据。未来,太合音乐集团根据To B、To C相关的音乐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分析,做出相关用户画像、艺人大数据以及AI智能曲库,用科技的方式展现音乐内容。

1 2 3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