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清华大学蒙明伟音乐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由海淀区东升镇倾力打造的献礼建国70周年,致敬东升镇改革开放40年的原创话剧《旭日东升》专场演出圆满结束。
这部话剧作品由海淀区东升镇党委宣传部、东升镇文化服务中心出品,中央戏剧学院资深人员编剧、多名专业演员共同演绎、具有浓厚东升地域特色的本土话剧,在历时了近两年的精心打磨后,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从记公分的东升生产队到名噪一时的首都菜篮子大钟寺市场,从曾经首屈一指的东升锅炉厂到响誉京城的蓟门饭店,从四环边上的“唐家岭”双泉堡地区拆迁到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的崛起,该剧以多位经历东升改革发展的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杨千源在东升这片土地出生成长,经历在东升生产队种地,在大钟寺市场卖猪肉,在东升锅炉厂当销售,一砖一瓦经营起了建材市场,亲历产权制度改革变迁,见证东升科技园拔地而起的故事……东升镇震撼人心的发展之路、引人入胜的剧情延伸以及演员全情投入的表演,为在场观众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镇党委书记武凯表示,看完整场话剧,仿佛看到了历届党委、政府带领东升人民凝心聚力、努力拼搏、砥砺前行、荡气回肠的发展史、奋斗史。杨千源是无数为了东升发展奋勇向前的东升人代表。他身上那种由内向外迸发的张力与笃定,那种一往无前、敢为人先、勇于拼搏、攻坚克难的气概,正是东升精神的生动写照。
初任东升镇党委副书记、东升地区办事处主任的刘件表示,作为一名“新东升人”,这场话剧很有代入感,回顾展示了东升的发展历史,带着大家站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入口,回头看时光里前人留下的足迹和艰辛,好踏着这坚实的道路继续稳步前行。
作为一名“老东升人”,海升股份社党总支书记蒋志孝谈到,这部话剧让自己回味了在东升工作、生活的一点一滴,主人公杨千源一家的变迁,是东升人发展奋斗的缩影。这场话剧以小人物的变化历程,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
据了解,下一步,东升镇党委、政府还将着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持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服务海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建设。
(图片由海淀区委宣传部提供)
(王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