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部上海出品影片“书写”70年城市变迁

9月24日,“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正式开幕。“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

83部上海出品影片“书写”70年城市变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9-24 17:2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09-24 17: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3部上海出品影片“书写”70年城市变迁

9月24日,“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正式开幕。蔡晴摄

中新网上海9月24日电(王笈)海报、剧照、手稿、杂志、道具,70年上海影片荣誉墙、上影70年获奖人物胶片墙、新旧对照影院地图……“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24日在上海文艺会堂拉开帷幕。

“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蔡晴 摄

此次展览分为一楼主题展和二楼综合展两大部分。主题展从历届金鸡、百花、华表等代表着中国电影最高水平奖项的获奖故事片中选取了83部上海出品影片,展现过去70年间上海城市变迁、时代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在大银幕上留下的足迹;综合展则主要呈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等在过去70年间取得的艺术成就,展示上海电影在积累经验与交流互鉴中形成的独特人文景观。

“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蔡晴 摄

新中国第一部美术片《谢谢小花猫》(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团的儿子》(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军事片《南征北战》(1952年),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年)……沿文艺会堂楼梯拾级而上,上海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的诸多“第一”映入眼帘。

“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蔡晴 摄

导演郑大圣表示,70年来上海电影的佳作、杰作、巨作,使那些已经逝去但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岁月,凝结成了永远的“现在进行时”,使观众不仅能够回到历史现场,隔空经历那些各有各精彩的历史阶段,更能够体会和揣摩彼时彼刻的人们是用怎样的思维解读社会和生活,“这是电影的魔力,使一代又一代电影人得以再生和永生。”

“礼赞新中国70华诞·上海电影成果巡礼”由上海市文联、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承办,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上影演员剧团、上海影视乐园、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上海电影博物馆联合协办。(完)

(王笈)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