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式大片”折射高质量发展定力

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从中国式大片看信心和定力”座谈会17日在北京召开。与会的电影主创、业界代表和学界专家就“中国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看中国经济转型的信心和定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从“中国式大片”折射高质量发展定力

来源:光明日报    2019-10-18 08:56
来源: 光明日报
2019-10-18 08: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光明日报北京10月17日电 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从中国式大片看信心和定力”座谈会17日在北京召开。今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主旋律电影点燃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创造了“史上最强国庆档”。与会的电影主创、业界代表和学界专家就“中国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看中国经济转型的信心和定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今年国庆期间三部主旋律大片实现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不是简单的巧合,它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在电影业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正是因为有正确思想的指引,中国电影业才能不断创造新惊喜,进入良性发展新阶段。张政指出,透过这次电影“史上最强国庆档”,透过现象背后的深层思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理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战略定力与自信,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对未来的信心。

座谈会上,导演、《我和我的祖国》总制片人黄建新,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攀登者》出品人任仲伦,博纳影业董事长、《中国机长》出品人于冬三位主创代表介绍了影片创作过程的细节故事,分享了他们在创作实践当中的心得体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这次国庆档三部影片形成了一种电影文化现象,对于当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分析,这三部电影都跟本土观众达成了“共同体美学”,形成很强的共情、共鸣、共振,所以获得了成功。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从文化经济学角度解读说,电影市场繁荣,不仅表明电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也表明中国文化消费依然潜力十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邹一南认为,开放发展是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们经济发展、打赢贸易战、实现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

电影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电影艺术》执行主编谭政,中英电影基金主席、中英文创集团董事长李挺伟,厚德前海基金董事长陈宇健,阿里影业副总经理周祺,华夏电影公司副总经理堵芳,北京文化董事长助理齐芳,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评论室主编姜赟,中国青年报评论部融媒主编王钟的等业界代表和学界专家在座谈会上就中国电影本身的进步、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等议题发表了专业见解。

座谈会由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主持。(记者 陈城)

(原标题:“从中国式大片看信心和定力”座谈会在京召开)

(陈城)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