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与设计如何相互促进

在非遗展览、非遗市集上,常常会看到许多站在展位或者产品前爱不释手却踟蹰不决的身影。人们常说,传承人手中的非遗作品传承和凝结的是民族的文化精神,蕴含着值得被称道的中国故事。

非遗与设计如何相互促进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19-11-26 07: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非遗展览、非遗市集上,常常会看到许多站在展位或者产品前爱不释手却踟蹰不决的身影。“这块绣片绣得太精美了。”“这个景泰蓝的花瓶太好看了。”……他们说,他们是“真心很喜欢”,但迟迟不肯“扫码支付”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买回家后摆在哪儿、做什么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供需双方的双向驱动和来自于政府、企业和学界的支持下,原本单打独斗的非遗传承人获得了设计的助力,非遗产品特别是传统工艺类的产品开始变得更有设计感、更符合大众品位,甚至吸引了很多商业平台的关注,构建了生产销售的链条。就这样,非遗产品开始悄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这只是第一步。

人们常说,传承人手中的非遗作品传承和凝结的是民族的文化精神,蕴含着值得被称道的中国故事。而要将这些故事讲得精彩,前提和重心是先把作品做精。这就要求非遗与设计的融合探索不断深化,毕竟浅尝辄止无法解决实际面临的多重问题。

前不久,由宝马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车型——新宝马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在京展出。刺绣、螺钿、大漆、制瓷等多项非遗技艺在设计的引领和统筹下应用于汽车的外部标志、内部扶手和其他装饰等多个构件中,呈现和传递出一种典雅、内敛的东方意境。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非遗嫁接,也不是某种实验性的非遗跨界,因为这种应用对于非遗技艺的融入要求更高。一方面技艺之间要做到珠联璧合,另一方面要与作为载体的汽车设计相得益彰,而更为重要的是最终呈现的作品要经得起工业标准的质量检验。带领设计团队进行此次具体实施的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教授张雷举例:“绣在汽车安全带上的苏绣部分,要想通过汽车标准化质量检验,就需要刺绣传承人保证绣的每一针的拉力都是完全一致的,可以想见难度之大。”

尽管高难度的工艺介入和严格的品控把关都意味着这样的产品终究无法量产,但设计师、传承人团队耗时一年之久,历经反复沟通、对作品不断打磨、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尝试,显然也不是为了作秀或简单地输出某种概念。清华美院党委书记马赛说,这次的合作给予了国内设计师一次非常宝贵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去思考和尝试如何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科技,怎样用依托非遗的设计讲好中国故事,这对于设计师思维的训练和促进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美虹将这次的合作视为是跨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诠释。她说:“把中国的匠心和德国的工匠精神结合在一起,让东方美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高科技产品中、巧妙地植入我们的核心业务里,这是一个突破,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这方面的探索。”

人们常说,设计为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打开了一扇窗,然而非遗的价值、包容度和社会关注度又何尝不是为设计、科技、商业的创新思维推开了一扇门。未来几方将携手同行,或许在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将传承的步伐走得更稳健,把非遗的故事诉说得更动听。(王学思)

(王学思)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