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青木正儿让我感动

青木正儿在北京游学时,请画师绘制北京风俗图,后由日本东北大学收藏,并追加了内田道夫的详细“图说”,由平凡社出版图文结合的《北京风俗图谱》。冯骥才:民俗学家都知道《北京风俗图谱》,尤其是一些研究中国民俗的外国汉学家。

冯骥才:青木正儿让我感动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12-17 10:27
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19-12-17 10: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青木正儿在北京游学时,请画师绘制北京风俗图,后由日本东北大学收藏,并追加了内田道夫的详细“图说”,由平凡社出版图文结合的《北京风俗图谱》。彩色版《北京风俗图谱》,以一百余幅彩画广泛地反映了民间传统活动、婚葬祭祀仪式、生活用品、服装食物、娱乐、戏剧、技艺等民间习俗。同时,每幅画的说明都博采古今文献,对其与社会风俗、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的北京风俗在此书中留存下来。王冶秋、老舍曾感慨:“中国也没有这么全的风俗图谱。”学者扬之水感叹:“以图谱的形式详细介绍北京风俗,我所知道这是唯一一部。”本版特刊发东方出版社就此书对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篇专访,以飨读者。

问:您最早知道这本书是什么时候?

冯骥才:民俗学家都知道《北京风俗图谱》,尤其是一些研究中国民俗的外国汉学家。青木正儿是研究戏剧诗文的,也做民俗,但是主要研究戏剧。他上个世纪两次到中国留学。而初到北京时,北京的民俗强烈地吸引了他。

这基于一个大的背景:1900年庚子期间,义和团运动之后,大量外国人进入中国。原来的西方和东方,是在各自封闭的情况下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所以外国人到中国后,就跟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出国看西方一样,我们看的是西洋景,外国人看的是东洋景,所以就觉得特别新鲜。那时候刚刚开始有照相机,有的外国人就用相机把当时的风俗拍下来,所以现在还留有大量那个时期的照片,都是很珍贵的资料。还有一种,就是外国人请中国人画中国的风俗。

北京的风俗最多,再就是广州。当时有个画北京风俗的名家叫周培春,这个人在绘画史上没有留下姓名。而在中国的拍卖上,他的作品也没有很高的价格,但是全西方都知道他,因为西方人都请周培春来画清末民初的北京习俗——也就是民国初年,1880年—1940年之间的北京习俗。

青木正儿曾两次来到北京。第一次,他没有记录北京风俗的想法,这个想法到第二次来才形成。因为他觉得,北京的风俗在他两次来的短暂时间内,迅速地发生了变化。北京的城市西化了,传统的民俗迅速消失,他觉得应该留下来,所以请当时的画工把这些东西画下来。

为什么我对青木正儿感兴趣?就是因为在90年代的时候,我曾经想要保存老城,比如说天津等地的城市记忆。当时老城要全拆,我请了大批的摄影家,希望把老城全部拍下来。后来我还做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因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眼看就没了,我们也想要挽留它。青木正儿也是这样,所以我有点感动,他对中国文化不仅是热爱,还有一种情怀,要把它留下来。这件事情当时中国人自己都没有做。

在这样的文化情怀指引下,青木正儿从大学(东北大学)争取到一笔资金,然后组织北京的一些画工画下北京的习俗。那个时候他应该很忙,因为主要研究戏曲和中国文学,也和鲁迅、胡适有过来往。图谱的事他并没有过多参与,绘成的一百多幅作品就存在了东北大学的图书馆里面,一直没有动。后来觉得比较可惜,于是日本学者内田道夫为图谱写了解说,然后就出版了。

由于青木正儿只是组织者,不是他的作品,所以在日本出版的时候,署名是内田道夫。内田的文字一部分是考证,另一部分是记述。如果是青木正儿亲笔写的,效果可能更好,因为他可以从汉学家和民俗学家的角度观察,可能会提到一些更重要的资料。

在本书的章节中,第一个是“岁时”,就是中国一年四季的节日和节气。不仅是清明、端午、中秋、七夕、元宵、重阳等节日,还包括节气,我们的24节气是世界文化遗产。另外的内容就是礼俗,即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的习俗。此外就是行业记录,三百六十行的商店幌子,以及街头摆摊卖东西的各式小贩,表现了市井生活。另外还画了民间戏剧,包括北京的一些广场,现在叫广场艺术,比如踩高跷和跑旱船等项目。最后就是服饰。北京人的服装被分为满人和汉人的,类目很全。

但是他(青木正儿)很感兴趣的食品那一部分没有。因为他是研究饮食的,还翻译过袁枚的《随园食单》。所以我想,当时他肯定有计划要把北京的各种吃喝画进去。就好比要写天津,不能没有狗不理、18街麻花和耳朵眼儿炸糕等天津小吃。

本书的很多内容表现得很细。比如表现了门神的第一幅画。画中有三组人,都在拜年。普通人怎么拜年?小孩跟大人怎么拜年?邻里之间的拜年?姿势都记下来了。

还有清明,内田记载了妇女带孩子出去折柳枝插柳的情节,这是中国的一个古俗。他还写了一个细节,把柳枝编起来戴到头上。我小时候天津还有这个习俗。插柳就是中国人清明节一个特别的习俗,因为春天来了,万物生长,柳条已经变软,甚至开始发芽了。大人带着孩子出去,折一条柳枝插在泥里边,它便能生长。

每年清明节之前,我会跟媒体说,宣传一下,带孩子们到郊区玩一玩,折一条柳树插枝,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力量。而折完柳以后,将柳枝盘在头上的习惯,非常富有大自然生气。在《清明上河图》里,一大堆人从码头挤到桥上来的时候,头上都戴着柳树环。

内田后面的记载非常丰富。我们如今想一想,北京的很多风俗现在没有了,其实也很自然。因为生活在不断变化,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喜欢的生活方式,过一段时间人们可能就换一种更新的方式。比如80年代的时候,人们特别喜欢唱卡拉OK,可能连单位都有一间唱卡拉OK的屋子,后来怕干扰别人,墙上还会装上隔音材料。现在几乎都没有人唱卡拉OK,现在人喜欢跳广场舞。

我相信再过20年,这也不见得流行了,只是一时的习俗。比如说,《北京风俗图谱》里画的“打茶围”现在就没有了,可是打麻将还有。但是历史上曾经有什么,我们应该记录下来,让我们怀念、分析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情感。

问:您可以选择几个比较怀念或者感兴趣的风俗,稍微讲解一下吗?

冯骥才:比如说,北京大栅栏过年还有踩高跷的活动。北京有很多民间集会活动,大家平常自发练习,这个地区的人喜欢高跷,就组织玩高跷;喜欢跑旱船,就组织跑旱船,每个地方不一样。如果大家都喜欢,有一帮人玩这个,那么几个人商量着演哪出戏,排演好了就在庙会的时候或者重大节日,比如春节时出来,在广场上展示一番。

展示是不收钱的,大伙叫好就是最大的成就感。他们如果有了名气就会出来活动,大伙要争着看,甚至有人提前等候。天津这个会是很厉害的,因为天津挨着海,跟妈祖连在一起的。妈祖的诞辰是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津所有的会都要出来,最多时几百道会出好几天,很多老百姓跟着走跟着看。那时两边的街道基本堵死了,但老百姓会将靠墙根的地方留出一个空儿来供行人过路。

现在有很多“粉丝”。传统也有传统的粉丝,很可爱。天还没亮就在等,然后演到哪儿跟到哪儿,京秧歌会就是这样的组织。这是老百姓基于共同爱好而自发组织的,当地的老百姓捧场,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他们成为社区的骄傲。

京秧歌曾经传到天津还形成“白人老会”,前两天这个会200年纪念时,我还到现场给他们祝贺去了。所以我看到《北京风俗图谱》中表现秧歌作品特别高兴,想要将它拍下来,送给天津的白人老会。此会的形成是当时一个人从北京到天津,觉得天津西码头负责搬运的船工船夫们,身体强壮并且喜欢武术,他觉得跳京秧歌合适,就教给天津人,从而形成了一种特别受天津老百姓欢迎的活动,这其实也是津京文化交流的结果。

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心的问题,就是幌子。过去的商店是讲究幌子的,有各式各样的望子牌子,硬牌子和软牌子。硬的都是刻字的木头牌匾,软的都是布料做的,可随风飘动。还有各种各样灯笼的幌子,底下带着流苏穗子。

牌子很讲究,各个地方的牌子幌子都不一样,所以走在一条街上特别好看,这是城市商业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商业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生活的气氛、商业的气氛,要显示一个城市的活力,也要显示商业的创造性。

过去北京的幌子很厉害。我记得年轻的时候,北京大栅栏的幌子就了不得。但可能到70年代就不行了,改革开放以后有所恢复。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