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鲁绣传承创新大会在山东阳信举办

2019中国鲁绣传承创新大会在山东阳信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2-20 16: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20日,2019中国鲁绣传承创新大会在山东阳信举办。全国八大名绣传承人以及国内各地的300多名嘉宾、客商齐聚阳信,共谋中国鲁绣合作发展大计。

中国鲁绣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产地山东,因山东省简称为“鲁”而得名,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博纳“苏、粤、蜀、湘”之长,种类繁多,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阳信自古丝织业发达,以鲁绣为代表的刺绣文化在阳信有着广泛民间基础和深厚文化底蕴。

当前,鲁绣在山东阳信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创新与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据悉,阳信县依托“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成立近百个社会加工点,并带动附近县区闲散劳动力3000余人就业;阳信荣秀绣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荣秀应邀代表山东鲁绣参加在内蒙古举办的“中国手工刺绣大会”,当选为中国手工编制协会理事会成员单位;在2019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上,鲁绣刺绣产品受到国外客商的青睐和赞誉;10月15日,阳信县申请“中国鲁绣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论证;10月28日,阳信被授予中国鲁绣之乡。

阳信荣秀绣品有限公司作为该县鲁北地区最大的专业工艺刺绣品生产企业,也是山东鲁绣刺绣行业领军企业最大生产鲁绣的厂家。

据了解,董事长史荣秀是中国鲁绣的第四代传承人,生于齐鲁大地史氏家族,在浓郁的家族传统文化氛围中熏陶和沉淀,她靠自己持有的天赋与悟性从上辈人手中接过绣花针。多年的鲁绣实践,她深解融合于物理、画理、绣理之理的谙练,在绣制与摹制每件作品的过程中,落针无不各有所思、巧手妙意、出新意于法、洞然于中。

“作为一个鲁绣手艺人,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手中的神针是自己理想信念所使,绣品上的一物一事、一针一法,无不传递着画理绣理的真髓。”史荣秀称,在她的展厅内,不同时期的鲁绣作品,洋溢着她爱的力量和对生命的热情,体现的是山东人朴实无华、善良忠厚的性格。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阳信荣秀采用电脑绣、丝带绣、珠绣、混合绣、人工刺绣等工艺,生产、出口工艺绣品、家纺绣品、高档蕾丝花边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婚纱、服装、窗帘、家用饰品、床上用品等方面。年产工艺绣品30万套、高档蕾丝花边500万米,拥有多年积累的成熟海外销售渠道,产品主要出口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据史荣秀介绍,随着鲁绣工艺不断创新,机绣也逐渐由单头缝纫机发展到万能机(电动缝纫机)、电脑绣花机,效率翻倍。特别是,电脑的普及,促使绣女们由“一撑一人一绣”演变为“现代化规模生产”,每位员工可以轻松自如地操作2-3台机器。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鲁绣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不仅是一种历史载体,而且对研究鲁北地域文化提供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的科学依据。相信未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不断支持下,依托校企、院企等形式合作,鲁绣将荣获新生机,开创新局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