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15岁了,不爱看书,勉强完成作业以后就捧着手机玩,我该怎样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呢?”这个家长的焦虑感、无助感很有代表性,但15岁开始培养阅读习惯显然太晚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数码产品对孩子具有强大吸引力,传统阅读还有必要吗?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越早越好吗?在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公开课“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的直播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和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王志庚,解读了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问题,教父母如何送孩子一份“人生厚礼”。
孩子沉迷数码产品前 引导他爱上纸质阅读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搜索资料变得简单迅捷,阅读的价值会不会因此打折?人工智能时代仍然“非读不可”吗?
在陈晖看来,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她说,基于文字的纸质书阅读,更加需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理解力,是读者跟世界对话、跟先哲对话、跟思想家对话、跟艺术家对话,需要更多赋予生活经验,在了解人类文明所有历程的同时,也了解自己,“这样的阅读,会一直在”。
王志庚指出,数码时代确实出现了可以替代阅读功能的媒介,但越是多媒体的时代,传统阅读、纸质阅读、图画书阅读及早期阅读就越重要。先接触语言文字的纸质媒体,符合人类大脑的发展规律。联合国组织要求两岁前的孩子不要接触数码终端,就是因为孩子容易沉浸到数码环境里,导致久坐,影响骨骼、视力等生理发展。“早期阅读为儿童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五大领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助力,通过阅读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为未来社会化发展奠定相关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晖认为,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要从小进行,而且越早越好,对孩子各种能力的支持和促进作用,越往后越鲜明。她说:“亲子阅读是最好的途径。如果很早就把电脑、电视和游戏机给孩子,干扰他们已经有的阅读兴趣,挤压阅读时间,往后想用文本阅读去影响他们,就会非常难。”
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性价比极高的教育投入。作为一个五年级小学生的爸爸,王志庚深有感触地说女儿是早期阅读的受益者:“她不到两岁开始阅读,幼儿园时期就表现出比较超前的阅读理解能力,亲子阅读中积累的文学类语言可以在正式场合中表达出来,现在写作文,脑子里可调动的词语特别多,而且行文有画面、有声音,非常生动。”
如何帮助常年在外务工的家长突破环境的限制?陈晖举自己给小时工赠书为例,她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年中总有跟孩子团圆的机会,如果能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或者平时通过手机、视频把一本书读给孩子听,就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阅读的重视。“共读,也是父母对孩子爱意的一种表达。”
亲子共读中,孩子是推动和主导者
早期阅读的主要形式是亲子共读,就像日本作家松居直所描绘的那样,孩子一开始是在父母膝盖上读书的。亲子共读的重要阶段是0—8岁,尤其要重视0—3岁。亲子共读应该匹配适龄的读物,图画书就是小孩子最好的宝物。
作为儿童文学和图画书的研究者,陈晖对图画书的阅读价值娓娓道来:图画书又叫绘本,是用图文共同讲述或者以图为主讲述传递内容。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整合“文字符号系统”和“图像符号系统”去建构关系和认知,运用自己的阅读理解力、想象力,综合调动思考力、判断力、发现力和观察力,“图画书阅读对孩子大脑发育极其有价值”。
针对有些家长对图画书的认知误区,一是用文字的多少来衡量图画书的价值,认为不值当,二是把图画书当成识字课本,过于功利性,陈晖指出,图画书“字少图多”,并不意味着内容表达单薄,很多艺术性、文学性、趣味性都藏在图画的内容和细节中。“体会图画书特有的艺术魅力,是开拓一个供孩子自主发现的艺术空间,对孩子是一种阅读能力甚至是语言能力的多元培养。”
同时,陈晖并不建议家长用绘本教孩子识字,“孩子可能在图画书阅读中自然而然地达到识字的目的,但如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认字上,就不能实现图画书最充分、最有意义的阅读欣赏。”她认为当孩子投入到图画书的情境中,就会根据丰富的画面语言把故事读懂,在语感上会有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在语境中理解字词意反倒更加容易。
早期阅读的第一个任务,是让孩子学会阅读,家长通常在亲子共读中担当演绎者的角色。同样一本图画书,放在不同的家长手里,会读出不同的效果。在王志庚看来,亲子共读时,孩子其实在读三本书:“第一本是手上这本书,第二本是家长演绎出来的那本书,第三本是孩子自己读懂的那本书。”他认为家长演绎出自己真切的体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这是亲子共读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晖强调,亲子共读中,孩子是阅读的推动者。也就是说,要把阅读主体的权利和位置让给孩子,“让孩子成为阅读的参与者还不够,孩子应该是阅读的主导者。要调动他的阅读兴趣,阅读过程中鼓励他自己质疑、发问、探究、发现,最终获取答案。不断地在阅读中发现,是最好的阅读过程。”
有些年轻家长喜欢给孩子“听书”从而把自己解放出来,王志庚认为,儿童听书不能代替亲子阅读,即使是两岁之前的儿歌童谣,可以借助听书,但首先是家长去朗读、陪伴,不应该放手让机器人或播放器代替自己。“翻页是儿童和书的互动,是阅读的节奏,是孩子在掌控节奏。而听书会失去对节奏的把控力。”陈晖也认为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听,“特别是图画书,只是听,会丢失最重要的视觉和图像信息”。
公共资源多,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绘本馆和书店
关于孩子的阅读环境,陈晖认为现在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国家重视全民阅读、儿童阅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我们能获得全世界最好的婴幼儿读物,孩子们有丰富的阅读资源。”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以后再读课外书会影响功课,王志庚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他认为读教科书当然很重要,但孩子还有其他的阅读需要,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阅读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兴趣爱好,需要大量、丰富的阅读积累。“孩子读书比什么都重要,只读教科书和教辅,太狭窄了。”
陈晖非常赞同大量阅读:“在早期阅读中养成的自主、自由阅读习惯,是孩子爱上阅读、大量阅读的前提。”她认为,大量阅读不仅潜移默化地支持语文学习发展,而且丰富多样的阅读会涉及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等方方面面,又会大大促进阅读中的信息提取加工能力、语言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早期阅读深受家庭阅读环境的影响,王志庚认为第一个环境就是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喜欢读书的人,经常给孩子读书、买书、聊书。第二个是家里要有阅读环境,有藏书、有书架、有字典等工具书,包括配合儿童阅读的智能硬件终端。”陈晖则强调早期的亲子共读更重要的是亲子之间亲密的情感交流,是营造内在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持久的兴趣。
除了家庭藏书的阅读,两位专家一致推荐家长带孩子去外面的阅读空间,充分利用图书馆、绘本馆、书店等公共资源。
王志庚认为,阅读有三个场景——家庭亲子共读、社会集体阅读和个体阅读。“在群体阅读环境中,孩子除了自己的理解,还会观察其他人的阅读体验和表达,知道阅读并非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这有利于建构孩子早期的社会化基本素养。”作为图书馆馆长,他特别强调图书馆的书足够多,是一个自由阅读的空间,能充分给予孩子主动选择权,“一个偶然的选择可能决定孩子很多内在的东西,甚至某一种情感体验,能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陈晖还提到图书馆有很多综合性活动,图书会、作家分享会、画展等,资源丰富、活动多样,“便于孩子真正建立跟书之间的关系,巩固阅读兴趣,体悟到阅读的文化”。(杨咏梅)
[ 责编:田媛]
(杨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