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纪录片《武汉战疫纪》缘何赢得全球网友点赞

这部纪录片成了全球网友了解中国“抗疫”真实情况的一扇窗,在疫情蔓延的当下,它还为全球抗疫提供了经验。”  《武汉战疫纪》纪录片让更多海外观众了解到,武汉人民为了保护中国其他地区和全世界的人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做出巨大牺牲。

英语纪录片《武汉战疫纪》缘何赢得全球网友点赞

来源:新民晚报    2020-03-31 09:03
来源: 新民晚报
2020-03-31 09: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线医护人员们太不容易了。祝愿患者赶快好起来,每个人都快点回到亲人身边。”中国国际电视台推出时长33分钟的英语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网名为SoLo 85美国网友看完后如是感慨。这部纪录片成了全球网友了解中国“抗疫”真实情况的一扇窗,在疫情蔓延的当下,它还为全球抗疫提供了经验。

真实记录风暴中心

战疫期间,中国的纪录片人推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武汉战疫纪》则是首部展现武汉“抗疫”历程的英文纪录片。纪录片回顾了过去一个多月在这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里,疫情是如何从快速暴发到逐渐被遏制的全过程。

该片以新闻纪录片的形式,通过对过去一个多月的重要节点的梳理,用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真实记录了武汉的“抗疫”过程,为武汉之外的全球观众展示了他们知之甚少的“抗疫”中的武汉。

该片总导演葛云飞的本职工作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英语频道记者。今年2月,他作为台里第4批增援记者,从广州自驾抵达武汉。“武汉疫情不仅让全国同胞揪心,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不少外国媒体会频频与中国国际电视台的记者连线,通过他们来了解武汉到底怎么了。”葛云飞说,“这是历史上首次对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进行高级别的封锁,全世界都报以高度关注。我和外国媒体做连线时,他们都在问:武汉老百姓现在怎么样了,武汉大街上是什么情况?”

疫情暴发初期,武汉的应对措施被有些媒体“妖魔化”报道,而更多态度中立的民众,都想知道处于风暴中心的武汉人是怎么生活的。因此,中国国际电视台决定拍摄一部英文纪录片,真实记录武汉城里发生的故事。在葛云飞看来,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如实记录这个城市此刻的状态和情绪,“全世界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武汉为全中国、为全世界的疫情控制做出了何等的贡献。看完这部纪录片,就知道从医护人员到普通百姓,是如何在封城状态下顽强坚守,携手抗击疫情。”

感谢中国抗疫窗口

《武汉战疫纪》率先在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频道播出,同时通过平台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全网推送。与此同时,美国广播公司(ABC)、英国Channel4电视台、法国TV5 MONDE电视台、意大利TGCOM24电视台、加拿大广播公司、日本朝日电视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都对《武汉战疫纪》进行了转播,越来越多的外国网友看到了真实的武汉。据统计,海外观看量超过了500万,这部纪录片成了全球网友了解中国“抗疫”的一扇窗。

有的海外网友表示,“纪录片太棒了,我看哭了。这次,英雄并没有穿着披风,而是戴着口罩。”还有人评论:“向所有中国人民送上我们的祝福和爱,尤其是那些从一月起就和疫情作斗争的英雄们。”中国政府迅速有效的行动,给海外网友留下深刻印象。海外网友Chua SC称赞道,“中国和中国人民真的很棒,能够团结起来防控疫情。”英国网友Bernadine Sarah W评论:“感谢这部纪录片,它为我们提供了抗击疫情的宝贵经验。非常感谢武汉人民用他们的献身精神阻止了病毒进一步传播。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武汉战疫纪》纪录片让更多海外观众了解到,武汉人民为了保护中国其他地区和全世界的人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做出巨大牺牲。这部纪录片不仅让国际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抗疫”过程,在疫情蔓延至全球的当下,它还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经验。在纪录片最后,一位医生对着镜头向全世界说,“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了,灾难、疾病、恐惧都跳了出来,但盒子里还留下了一样东西——希望。只要希望还在,之前的一切苦难,都不会是问题。” 本报记者 吴翔

(吴翔)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