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家长“太难了”!《见字如面》直击“中国式家长焦虑”

《见字如面》第四季最新一期聚焦主题“少年愁”,无缝衔接上一期“婚姻策”,关注父母和子女这对天生的冤家。“童话的意义是种下善良的种子”  这届家长不仅不好带,有时也会“杠精”在线,从童话字眼中“挑刺”。

这届家长“太难了”!《见字如面》直击“中国式家长焦虑”

来源:北青网娱乐    2020-04-21 10:49
来源: 北青网娱乐
2020-04-21 10: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平时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一再感叹“太难了”的这届家长,该如何破局?子女即将成人,要不要和他们坐下来谈谈恋爱观、婚姻观?《见字如面》第四季最新一期聚焦主题“少年愁”,无缝衔接上一期“婚姻策”,关注父母和子女这对天生的冤家。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纯真少年本无忧无虑,可碰上老爸老妈愁就来了。少年愁,说到底是家长替少年在愁,海一天为辅导孩子作业发愁,何冰拿不准主意要不要给儿子讲爱情,宁静读完给问题女儿的信后不由感叹当年……这一期节目可谓干货满满,子女可以从中找到打开诸多困惑的钥匙,父母则能解锁与子女沟通方式的密码。

被微信群绑架的家长互相转嫁焦虑,折射出整个社会“成功太单一化”

辅导孩子作业时情绪失控的相关短视频成为热门背后,是当下家长群体焦虑的真实写照。本期《见字如面》,海一天带来了自媒体人格十三致老师的一封信,他用带着京味儿的腔调,一层层剥开“剪不断理还乱”的老师、家长、孩子这个最不稳定的三角关系。

海一天读格十三致老师

互联网打破了父母与老师之间通过孩子联系的传统中介,各种微信群中实时在线,不仅不断强调自己的育子责任,更是被“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家长”搞得焦虑紧张。被微信群绑架的家长们,互相转嫁焦虑,而竞争没有天花板,孩子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上学时,老师说的“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到后来长大后,成了老师口中“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家长”。这封信还为你一一解锁老师常用语背后的真正含义。“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把孩子当作大人来平等对待”“请家长督促孩子完成”等,通过格十三的独特解读,让家长们恍然大悟之后,惊出一身冷汗。

和从前的“放养式教育”相比,当今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度要高许多,牛娃身后往往都有个特别鸡血的妈。而格十三自我调侃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整个社会拿成功来衡量所有人,正如嘉宾许子东所说的“成功太单一化”。

1 2 3 4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