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谷雨”和第十一个“联合国中文日”相遇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立说,“谷雨”之际“雨生百谷”,正适合播种汉语之芽。”  为了庆祝“联合国中文日”,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在线举办“汉语桥”中文比赛大学组初赛。

当“谷雨”和第十一个“联合国中文日”相遇

2020-04-24 09: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第十一个“联合国中文日”来了

当“谷雨”和“中文日”相遇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哈佛大学大一学生洪明伟(Maxwell David Horne)为第十一个“联合国中文日”录制的寄语视频中,朗诵起了李白的《送友人》。“面对在全世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文化和艺术总能给我们最需要的安慰。”洪明伟如是解释自己朗诵这首诗的缘由。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倡导并促进6种官方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其中,“中文日”定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多年来,“联合国中文日”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今年4月19日是第十一个“联合国中文日”,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地孔院、中文学习者和爱好者、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等,用特殊的方式来庆祝“中文日”。

世界各地孔院线上共庆“联合国中文日”

对汉语学习者来说,“联合国中文日”是特别的。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立说,“谷雨”之际“雨生百谷”,正适合播种汉语之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孔院不少学生录制视频来表达他们对中文的热爱、对世界的祝福。通过视频,他们希望带大家走进绚丽多彩的中文世界。”

为了庆祝“联合国中文日”,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在线举办“汉语桥”中文比赛大学组初赛。“比赛选手是孔院海选出的9名学生,选手木兰以扎实的文化知识赢得了现场评委们的认可;森明的吉他伴唱《你,好不好》圈粉无数;迈克尔表演太极拳,动作行云流水……”说起比赛选手,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永静打开了话匣子。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在“中文日”这天,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让他们写下自己最喜欢的汉字。“看到学生们交来的作业,我既惊喜又很感动。惊喜的是他们完全是在用汉字进行漫画创作,感动的是有的学生借汉字表达疫情防控期间的中埃情谊,有的学生表达对中文课堂和同学的思念……”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朱延婷说。

“学中文是改变世界观的重要体验”

19岁的洪明伟在哈佛大学的专业方向是东亚语言和文化,但他和汉语的结缘则在12岁。在他的中文学习之路上,曾获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个人综合二等奖。

从中学时代开始学汉语以来,洪明伟曾多次到中国旅行。“这让我与中国有了密切联结,也让我对现代中国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对我来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就是学习加深同理共情。我感到与中国的交流正让我有这样的收获。”洪明伟说。

学习中文的体验,在洪明伟看来,“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上的体验,也是改变个人世界观的重要体验”。

看到中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他拍摄相关视频,除为声援身在抗疫一线的人们之外,也希望“给大家展示众多美国学界人士对中国的关注”。在“加油武汉”的视频中,他对着镜头说:“中国是我的第二个家。”

因汉语而让人生发生变化的并不只洪明伟。作为第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获奖选手,拉脱维亚姑娘安泽感叹,正是中文改变了她的命运。“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和中文结缘,没有登上‘汉语桥’这个舞台,我不会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经历证明,与中文结缘是幸福的,与中文共创美好未来也是幸福的,能够用中文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和借助中文成为世界和中国的连接点,更是幸福的。”

安泽的愿望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和中文成为好朋友”。

中文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罗马尼亚中学生Tudose Ruxandra是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她有个非常美的中文名——夏言。今年17岁的夏言从2018年开始接触中文,不到两年,已通过汉语水平(HSK)二级考试,并在2019年“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中取得罗马尼亚赛区第3名的好成绩。在为“联合国中文日”录制的视频中,她将汉字喻为拼图,自己则是手握拼图构造汉字世界的人。“你看,‘手+目’,正是‘看’字,有‘木’才有‘森’……正是这一块块拼图,组成一道桥梁,连接起我的汉语世界和心中的梦想。”夏言说。

“在罗马尼亚,夏言代表了一批热爱中文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学生。他们在见证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作为一座座桥梁,连接中国和罗马尼亚,连通世界!”李立说,“这些学生中既有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下设教学点SAVA中学的学生靖玲,学了1年半中文的她不仅对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还迷上了京剧、太极、茶艺、书法等,也有刚学了7个月中文的蒂娜,她的理想是考上布加勒斯特大学的中文系,未来用中文创作。”

孔子学院总部理事、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校长瓦伦蒂尼表示,学习中文就如同一场文化奇遇之旅,带给你观看、思考世界的全新方式。“孔子学院在我校建立以来,我们将中文和中国文化带给当地尽可能多的人,促进了中巴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文化理解。”瓦伦蒂尼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沟通的桥梁。随着世界了解中国的需求高涨以及中文和就业前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文热在世界各地持续升温。

正如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钟英华所言,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更需要休戚与共、命运共担,中文是促进心心相通的力量,是促进战胜疫情的力量,是促进友善交往的力量,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

赵晓霞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