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抗疫的在场与观察

近期,身处世界各地的46位中国顶级音乐家,拿起手中乐器致敬抗疫战士,完成了居家交响乐云合奏《红旗颂》;大型群雕《冬去春来》用22个典型人物渲染了“付出与奉献”的主题。艺术抗疫的真谛与价值在于:跨越文明、地域、种族的藩篱,以熠熠生辉的文本书写当下,映照历史,并开启人类的未来航程。

艺术抗疫的在场与观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5-22 09:10
2020-05-22 09: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身处世界各地的46位中国顶级音乐家,拿起手中乐器致敬抗疫战士,完成了居家交响乐云合奏《红旗颂》;大型群雕《冬去春来》用22个典型人物渲染了“付出与奉献”的主题。一大批抗疫主题的优秀艺术作品赢得公众的广泛赞誉。在人类面对共同困境之时,艺术的不缺席与持续在场给人们带来情感慰藉,化为激发信心、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

多主体介入的艺术在场,共同担当时代和社会的守望者。医护冲锋一线,新闻报道事实,艺术疗愈心灵。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艺术创作主体已不局限于艺术家,传媒工作者、社会公众都在用艺术行动表达态度,传递情感,助力抗疫。艺术家抗疫的一线在画室、录音棚、剪辑室,他们的武器是色彩、音符、造型、视频以及充沛的情感、专业的技能和火花般的灵感。抗疫主题驱动的艺术群体实践,重新设定了艺术与个体的关系。每一个有言说愿望与创作冲动的人,“登场”即发声,“在场”即传播,这是融媒时代艺术生产与传播的独特景观。

一方面,主流媒体与网络平台创作了《英雄之城》《中国战疫录》等大量全景式、高质量的纪实影像,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担当呈现了举国同心、共克时艰的抗疫图景。另一方面,疫情中的公众自发参与到战疫的艺术表达中。他们用摄影、文学等艺术方式记录疫情期间的生活情景、家庭经历、真实感受。有感而发的作品平凡但不平庸,启迪人们关于生与死、情与爱、良知与信仰等价值问题的思考。

全形态文本的艺术呈现,多维建构感知与省察的意义场。艺术作品是一种语言表达。语言由文本构成,符号上是视觉、听觉或视听兼备的,题材上是现实、历史或想象的。不同诉求造就不同的文本形态。音乐、美术、雕塑、戏剧、影像等各种艺术形态,在抗疫主题下共同建构留存历史与唤醒记忆的“蒙太奇”,为人们了解疫情提供更宽广的认知视角,也共同谱写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抗疫文本的视角或是全景式的宏大叙事,或是个体叙事的日常状态。前者纪录重大事件的进程,具有历史学意义上的文献价值;后者注重捕捉普通人的情感、情绪,截取的大多是细节化的生活瞬间,充溢着烟火味道、人之温情。两种文本的语态、语气、语调不同,但彼此无法替代,共同构成了抗疫的全景画卷。不同的艺术形态恪守严谨的原则与规范,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与影响。以音乐为例,世界地球日这天,上海歌剧院发起的《用音乐温暖世界》12小时特别直播,全球十多个国家的著名乐团、剧院和近百位音乐家,共同用音乐传递爱与温暖。再如,社交媒体平台上短视频的发酵,立体建构了与生活关联的意义场,让公众在多向互动中守护生命、点燃希望。

“速写式”艺术创作难免存在缺憾,期待更多精品与经典的产生。在全民抗疫的艺术行动中,不少佳作的确发挥了传递疫情信息、缓解社会焦虑、凝聚各方力量的作用,但能否进入经典作品的殿堂,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关涉重大公共事件的创作,艺术家既需要快速反应,更有赖于持续挖掘、充足蓄能,在资料积累、实地体验、情感沉淀、艺术构思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需要指出的是,“速写式”艺术行为也会留下一些缺憾。一些作品虽然反应迅疾,但质量差强人意,刻板的摆拍、雷同的场景、仓促的模仿、机械式重复,很难留下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疫情涉及人类普遍境遇和共同命运,抗疫题材蕴含无限的创作潜能与空间,有抱负的艺术家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当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真正创作出无悔于时代的精品与经典。

如果说医学是人类战胜病毒的理性力量,那么艺术无疑是一种感性力量。艺术抗疫的真谛与价值在于:跨越文明、地域、种族的藩篱,以熠熠生辉的文本书写当下,映照历史,并开启人类的未来航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顾亚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