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里的教育之声

我觉得,越是对国家和社会贡献大的岗位,越是有价值的岗位;越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岗位,越是我们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介绍,我国高校每年向医疗机构等输送约7000名公共卫生人才。

“委员通道”里的教育之声

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20-05-22 0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委员通道”里的教育之声

“委员通道”里的教育之声

“委员通道”里的教育之声

  ■两会关注

本报记者 高毅哲

“医学教育”“学生就业”“施展才干”……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前,首场“委员通道”如约开启,6位委员亮相回答记者提问。在这些委员的回答中,与教育有关的词一一蹦出。他们为何如此关注教育,其中又折射出怎样的现实背景?

就业虽有压力 山花终将烂漫

【委员原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就业工作压力确实非常大,难上加难,“最后一公里”确实是比较难走。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让我们看到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努力。现在大学生参军入伍、公务员招录、研究生招生、“三支一扶”项目等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扩招。教育部还组织了上百所高校对口支援湖北高校的就业工作。从我们学校与湖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几场“云招聘”来看,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还是不错的,这些都提振了我们的信心。

我觉得,越是对国家和社会贡献大的岗位,越是有价值的岗位;越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岗位,越是我们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今年虽然就业有一定的压力,但疫情终将过去,山花终将烂漫。

【解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稳住民生之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重点人群,保障大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是稳就业的关键所在。

疫情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难上加难。为解难题,各级政府部门连续释放政策。不久前,教育部等6部门共同主办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其主旨就是汇聚政府、企业等各方资源,千方百计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充分发掘毕业生的就业潜力。各高校也是绞尽脑汁,从帮助学生制作简历到模拟面试,高校工作人员轮番上阵,把就业各个环节细化再细化,当好学生与岗位之间的“摆渡人”。

相关各方的努力,相信高校毕业生们会有切身体会。但就业从来不只是政府、高校、招聘方的事情,毕业生也应转变思想观念。“委员通道”上,杨振斌委员特别提到,“我觉得,同学们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开一点、更广阔一点,我想选择的余地应该是会更大一些的”。“疫情终将过去,山花终将烂漫”,诗意的语言描绘了美好的未来。显然,美好的未来,需要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共同绘就。

加强医学教育 培养优秀人才

【委员原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

这场大疫之后,我们要痛定思痛,怎么能够更好地完备完善我们的公共卫生体制。首先,在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方面,必须建立一个真正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而且要有良好的教育体制进行培养。另外,在这些人未来的职业中,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能够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

【解读】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意识到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我国高校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能力如何?

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介绍,我国高校每年向医疗机构等输送约7000名公共卫生人才。

7000人,数量不少,但是要满足实际需要,还远远不够。截至2018年,中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从业人员约18.78万人,即每万人中仅有1.35名从业人员,约为美国的1/5。CDC卫生技术人员中,仅44.2%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2.5%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可以说,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队伍在数量、质量方面都存在不足。此外,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还存在人才外流、人均待遇不高、专业受重视程度不够等现象。

无怪乎王辰委员要用“痛定思痛”这样的词语,大声疾呼要“灿烂其职业前景”。与临床医疗服务相比,公共卫生被称为“看不见的战线”,因为公共卫生工作做得越好,就越难以被社会所看到。但就是这“看不见的战线”,守护着公众健康最重要的防线。疫情仍未过去,此时补齐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短板,正逢其时,正合民心。

施展聪明才干 基层大有作为

【委员原声】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

大学生就业需要广阔的天地,凉山是一个很好的施展才干的地方。凉山是深度贫困地区,恶劣的环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脱贫致富成为几代凉山人共同的梦想。

在凉山,活跃着一支天天走村入户,狗见了都不咬的扶贫干部队伍。金阳县布拖村集中安置点,马哈木日卓老人6岁的小孙女说:“家里的萤火虫飞走了,以前没有灯变成了灯芯向下的电灯,有了电,奶奶能看有人的戏匣子了。”灯意味着光明和希望,它给了山区人民群众前行的力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打赢脱贫攻坚战,说到底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巧干、齐心干。感谢共产党,感谢精准脱贫,成为彝族群众发自肺腑的话。

【解读】

达久木甲委员对大学生说,“凉山是一个很好的施展才干的地方”。可能有人不信,别急,我们看数据。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凉山州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凉山州新建了5个省级培育园区、95个州县级园区。计划总投资3.25亿元的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2亿元,销售利润5000万元,带动1500户贫困户增收。

这,意味着大量的技术岗位正在被创造,专门的管理人才将受到热捧;意味着人财物的流动正在加速,经济活动逐渐丰富,商机正在孕育;意味着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将迅速提升,教师岗位将迅猛增加。

这还仅仅是一个凉山。放眼全国,还有诸多和凉山一样,刚刚脱贫或者即将脱贫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产业布局日趋完善,社会发展加速推进,其中的每一项事业,每一个行业,都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无数的机遇,在等着勇于选择的年轻人。

本报北京5月21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22日第3版

[ 责编:丛芳瑶]

(高毅哲)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