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国乐”国内巡演首站上海,长三角演艺产业链聚力“做大蛋糕”

如果在疫情发生前,在上海这座高度市场化的演艺城市,30%的上座率 “上限”,恐怕没有剧场演艺团体愿意开台。昨天,上海迎来首个外地商演项目——杭州演艺集团旗下杭州歌剧舞剧院“西子国乐”乐团首度亮相上海,于人民大舞台上演“杭州西子国乐 民乐专场音乐会”开启国内巡演。

“西子国乐”国内巡演首站上海,长三角演艺产业链聚力“做大蛋糕”

来源: 文汇报
2020-06-09 08: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如果在疫情发生前,在上海这座高度市场化的演艺城市,30%的上座率 “上限”,恐怕没有剧场演艺团体愿意开台。然而最近一周里,复演集结号已经在申城各地吹响。昨天,上海迎来首个外地商演项目——杭州演艺集团旗下杭州歌剧舞剧院“西子国乐”乐团首度亮相上海,于人民大舞台上演“杭州西子国乐 民乐专场音乐会”开启国内巡演。

更令人振奋的是,杭州演艺集团已与位于演艺大世界的百年剧场人民大舞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民乐演出之后,还有两部已经确定落地的剧目。届时将携手导演陈薪伊合作的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和话剧《龙亭侯蔡伦》,下半年在上海人民大舞台首演后,将于杭州及其他城市巡演。

重新点亮申城演艺“夜空”,在兄弟省市的演艺资源助力下将会 “越夜越美丽”,而更值得期待的是通过对演艺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有望在上海的引领下,集聚资源,合力做大长三角演艺市场的“蛋糕”,为长三角的观众持续输送优质文化资源。

 

  一定要在上海实现的许多“第一次”

谈及此次亮相上海,对于杭州演艺集团可谓期待已久。尽管是一场试水演出,杭州演艺集团为此做了充分准备,皆因这一次演出,实现了许多“第一次”。

首先,这是疫情之后,杭州演艺集团首次走出杭州。其实,在整个演艺行业尚未完全重回热闹之时,跨省演出也属罕见。要知道,各地对于本土演出也是慎之又慎,而走出“家门”,一方面要评估疫情防控的影响程度,一方面也要赢回足够的关注度,因而不敢轻易冒险。杭州演艺的底气在于上海成熟的演艺市场和严格把关的疫情防控标准,保障演员和观众健康安全的同时,也在接二连三的“复演”声浪中能够刷出“存在感”。

其次,这也是杭州演艺集团成立之后首次省外商业演出。眼下30%上座率的上限,再加之80元的公益票价,注定难以依靠单次演出成功盈利。但演艺集团恰恰看中的是在上海吹响“复演”号角后,整个演艺市场对于优质演艺项目的高度聚焦。杭州演艺集团总经理、杭州大剧院总经理洪见成告诉记者,上海一贯是国内演艺市场的风向标。在上海受欢迎的商演项目,绝大多数都会在杭州、在长三角观众之中受到青睐。某种程度上来说,即便是尚未完全恢复的市场,对于演艺项目的试水仍具有参考价值。

此外,这也是“西子国乐”乐团第一次来到上海演出。这支乐团是杭州歌剧舞剧院旗下的专业民族乐团,由笛子、二胡、板胡、扬琴、琵琶、古筝、中阮等七样乐器组。成立时间不长,乐团已凭借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演奏技法、舞台美术等表现手段的创新结合,连续获得国际、国内各种奖项。尤其是在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众多重大活动文艺演出的惊艳亮相,尽显江南风韵。

以文化演艺合作,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就在不久前,杭州演艺集团刚刚结束了在上海的一次深入调研。洪见成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一趟收获无论是从院团管理经验还是从演艺制作、推广营销等各方面都是收获满满。对一家经过资源整合、挂牌不到一年的地方演艺旗舰机构新势力来说,杭州演艺集团的挂牌,某种程度上便是借鉴上海经验的一次探索。

原来,为全面推进杭州文广集团“1+5+2+N”发展战略布局的重点项目,作为杭州文广集团五大战略的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以及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院团创造活力的迫切需要,杭州演艺集团最终于2019年挂牌。其架构形态与发展目标,与他们2018年就“牵手”的战略合作伙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着相似之处。从架构来看,两家集团旗下具有院团、剧场、集中的管理营销团队等组织架构,此外,他们还在创作生产、剧场经营、演出营销、产业投资、艺人经纪等全产业链均有布局。

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让各领域都加快一体化进程。而对于杭州演艺集团而言,更扩大了与上海的合作范围。此次西子国乐赴上海演出,也是杭州演艺集团与上海人民大舞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的首个落地演出项目。据洪见成介绍,其与人民大舞台的合作主要涉及三方面:首先是项目的联合运营,利用双方场地和演艺项目资源优势,联合承接合适的巡演项目;其次是《奥赛罗》《龙亭侯蔡伦》这样自制剧目的联合出品。更进一步还将把合作延伸至管理层面,针对不同剧场,发挥双方各自优势资源,让演出更多、演出类型更丰富。

在双方看来,文化领域的长三角一体化要谋求更高质量发展,不但是要把艺术生产、艺术普及、演出经营统筹起来,让艺术精品“走出去”“引进来”,给长三角观众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是希望借此机会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提升长三角文化市场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记者 黄启哲)

 

 

■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黄启哲)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