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民营沪剧团10部原创新编作品尽显“根深叶茂”

为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们致敬,新东苑沪剧团创排了首部抗疫题材沪剧《玉兰花开》。”作为上海本土的非遗剧种,沪剧拥有得天独厚的培植土壤,“但传承好这门艺术,离不开人才接力和创作续力”。

10家民营沪剧团10部原创新编作品尽显“根深叶茂”

来源:文汇报    2020-08-18 08:34
来源: 文汇报
2020-08-18 08: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们致敬,新东苑沪剧团创排了首部抗疫题材沪剧《玉兰花开》。图为舞美概念海报。 (新东苑沪剧团供图)

文艺繁荣的上海,最接地气、最受市民喜爱的剧种是哪个?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经过一年的调研排摸给出答案——是沪剧。在上海300多个民营院团中,沪剧团数量、演出场次高居首位,加之活跃在基层社区的一大批沪剧演唱队、沪剧社团,他们活跃于商演舞台,也服务于里弄街道,深受广大上海市民观众的喜爱。

从今日起,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主办的上海“首届沪剧月”展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文慧沪剧团、新东苑沪剧团、勤苑沪剧团、彩芳沪剧团、紫华沪剧团、九瀚沪剧团、沪林沪剧团、民乐沪剧团、海天沪剧团、陇韵沪剧团——来自全市10家民营沪剧团的10部原创新编作品将集中演出一个月。其中,既有多年参加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展演的“老将”,也有诞生不久却已经在观众心中树起口碑的“新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原创或新编的方式,演绎老百姓的生活,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

来自民间、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在市区乡间焕发勃勃生机

“上海是国际化的文化大码头,新兴文化表演样式层出不穷,但沪剧观众并没有流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说,“沪剧的根深叶茂确实是得福于‘土壤’好!”作为上海本土的非遗剧种,沪剧拥有得天独厚的培植土壤,“但传承好这门艺术,离不开人才接力和创作续力”。

今晚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首部亮相的作品是勤苑沪剧团原创沪剧《银杏树下》。该剧在此前已经试演十余场,精简后的“社区版”更是深入基层,请观众品评20多次。勤苑沪剧团团长王勤与主创团队仍在精益求精,不断调整舞台呈现。“有热心观众来电指正,插秧的动作应是一前一后,而不是一左一右,我们的表演有不合理之处。”王勤说,观众是作品真正的“老师”,一部合格的舞台作品要经得起一次次地检验,在不断演出中打磨修正,趋于成熟。正是抱着这样的创作态度,勤苑沪剧团在近20年的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市民观众的青睐,成为各区文化配送菜单上的“必选”,每年深入全市200多家基层单位,将沪剧艺术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今年,全国有超四万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为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们致敬,新东苑沪剧团打造了首部抗疫题材沪剧《玉兰花开》。由于某些情节需要演员佩戴口罩与护目镜表演,考虑到话筒音质会受到影响,新东苑沪剧团团长沈慧琴与主创团队们反复做实验,最终为舞台定制出专用的口罩。 “换服装也是一大难点,平时后台换装几十秒就要完成,但这次防护服穿不好,就要耽搁一两分钟。”沈慧琴向记者说起创作中的种种细节,正是这些“小”处,折射出作品的品质。

“身边的故事”成为创作热点,展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令人欣喜的是,一批上海优秀民营沪剧团在创作中不断进取,逐渐摆脱单一的流派唱腔翻唱,“身边的故事”成为近年来创作的热点。“上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这些‘文化基因’并不仅仅是存在于博物馆、文史馆中的史料,它们恰恰就是流传于身边的鲜活历史和记忆。”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说,“沪剧不只是根深叶茂,还要花开争艳、硕果累累。‘沪剧月’搭建的这个平台,将进一步助推沪剧艺术的创新与传承,让本土戏曲创作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心意相通。”

比如,民乐沪剧团推出的 《板桥霜》,讲述抗战时期闵行地区地下党为了民族正义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陇韵沪剧团通过一部《相约梅家弄》,艺术再现了梅陇地区革命历史斗争史诗和地方人文风情。紫华沪剧团的《华家儿女》则以华漕人民抗日的真实史实为创作蓝本,再现平民英雄的悲歌……这些原创新编沪剧作品不仅传承发展了申曲的一腔一调、一招一式,也在展现上海红色文化的同时,让观众获得了对党和国家更深的归属感。

地属三林地区的沪林沪剧团成立于2015年,是当地首个成立的民营剧团。去年,剧团推出原创作品《人间自有真情在》,连演50多场——围绕亲情的感人叙事,对人心向善的艺术刻画让观众很受触动,而剧中人物捧出的三林特产“老八样”,更让观者会心一笑,既充满了浓郁的“家”的味道,也体现了当地文化和海派特色。

文慧沪剧团大型原创沪剧《心归何处》聚焦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宏大历史背景,描写了一对母子十几年的舐犊情深和人间大爱,展现了人与城市的羁绊、人与时代的深切关照。来自松江九亭的九瀚沪剧团更具历史发掘的眼光,将民间传说《孟姜女》“旧曲新唱”,站在时代的角度进行重新诠释。(记者 童薇菁)

(童薇菁)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